在稍早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中,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相關條文,其中明定在中國境內提供電信業務或網路服務廠商,均需基於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等考量提供技術管道與解密技術,藉此協助防範或調查中國境內恐怖分子活動。相關法令預計將在2016年1月1日開始施行,而這樣的作法自然也引發不少爭議,不少看法認為中國當局將以更高壓手段監控所有網路言論。
根據路透新聞報導指出,中國有關當局稍早正式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以下簡稱「反恐法」),明定在016年1月1日起,中國境內提供電信業務或網路服務廠商,均需基於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等考量提供技術管道與解密技術,而這樣的措施主要基於防範且協助調查中國境內恐怖分子活動,讓相關單位可在必要時透過此類方式進行資料監控、調查。
而雖然有關當局表示主要基於正體安全考量,而必須以必要性措施杜絕任何恐怖分子活動,但許多看法仍認為此為中國當局將以更高壓手段監控所有網路言論的手段,因此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多網路服務、通訊軟體都將受到影響,甚至連蘋果本身提供iMessage服務都有可能面臨因無法解密而可能遭禁用命運,或是透過不同方式進行管束。
對於在中國境內發展的外來廠商而言,此項法令可能將帶來更多企業內部資料隱私壓力,同時若不肯配合接受此項法令之下,可能也將影響日後在中國地區發展。不過,從先前美國被踢爆暗地針對電信業者服務、網路服務進行言論監控,中國當局此次明定將以國家公權力介入網路言論監控,雖然似乎做到先禮後兵的作法,但實際監控範圍是否如同對外公布所述,或是仍有其他不為人知的介入情況,目前就無法得知了。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