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司法部針對Google廣告技術壟斷案的庭審過程中,Alphabet高層透露公司正在考慮將旗下生技子公司Verily出售或分拆。這項計畫據稱已經在過去兩年間展開,並且透過技術及組織上的拆解,為未來可能的獨立化鋪路。
Verily的定位與歷史脈絡
Verily最初源自Google X實驗室的生命科學計畫,後續在2015年正式成為Alphabet旗下獨立子公司。Verily聚焦於醫療科技與數據驅動的健康解決方案,涵蓋智慧隱形眼鏡、數位臨床試驗平台,以及AI醫療資料分析等領域,並且曾獲得外部投資者支持,包括輝瑞、Silver Lake與淡馬錫等,顯示其在醫療與投資市場中具一定吸引力。
不過,醫療生技產業特有的高研發成本與長期回收週期,使Verily難以在短期內展現與Google主力業務相同的獲利效益。對Alphabet而言,Verily雖具戰略價值,但在AI、搜尋、雲端等主戰場投入巨額資源的同時,維持這類高風險、低即效回報的業務,顯然挑戰越來越大。
拆分操作的潛在風險
若Alphabet最終決定出售或分拆Verily,雖可減輕母公司在醫療領域的財務壓力,也有助於專注於核心科技與AI競爭,但這樣的動作仍存風險:
• 市場信心挑戰:外界可能解讀為Alphabet對非核心創新計畫失去耐心,進而影響其長期投資願景的可信度。
• 協同效益減弱:Verily若完全脫離Alphabet,將失去Google在AI、大數據與雲運算資源上的支持,可能影響後續競爭力。
• 監管壓力關聯:此訊息是在反壟斷官司中被揭露,拆分計畫也可能被視為Alphabet在監管壓力下的策略操作。
與其他科技公司的分拆案例比較
Alphabet並非唯一考慮透過資產重組調整業務焦點的科技巨頭,其他業者也曾面臨業務重整。例如IBM在2021年完成基礎設施服務部門Kyndryl的分拆,以便專注於雲端與AI業務。而Dell在2021年分拆VMware,藉此強化財務靈活性並專注核心硬體與解決方案,至於HP早在2015年就拆成HP與HP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分別聚焦消費硬體與企業服務。
這些案例反映出大型科技公司在產業結構快速變化下,往往會選擇「瘦身」或「切割」非核心資產,以提升應對市場挑戰的專注度與效率。
未來觀察
目前Alphabet尚未正式宣布Verily的處置方案,但若真落實出售或分拆,將對生技與科技兩大產業帶來連鎖效應。Verily有望在更靈活的資本與合作環境下,探索醫療科技的長期潛力,而Alphabet則能進一步集中火力於生成式AI、搜尋與廣告業務的主戰場。
在AI成為新世代產業競爭核心的此刻,Alphabet 是否選擇「割捨」Verily,將成為觀察其企業戰略重心的一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