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技術長Werner Vogels稍早發表其年度科技趨勢預測,針對即將到來的2026年及更遠的未來提出了五大觀察。Werner Vogels認為,目前正處於一個根本性轉變的邊緣,將從過去人類配合科技的模式,過渡到「AI in the human loop」 (AI處於人類迴圈中)的新時代。
今年的預測重點不同於以往單純強調算力或雲端架構,而是更深入探討科技如何解決人類社會的深層問題,包含從孤獨流行病、教育平權,到量子時代的資安威脅。
重新定義「陪伴」:AI 機器人將成對抗孤獨的解決方案
Werner Vogels首先點出全球面臨的「孤獨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公衛危機,影響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他預測人與科技的關係將發生深刻轉變,從單純的「交易式」裝置互動,轉向建立具有情感連結的關係。
過去被視為科幻情節的「與機器人建立情感」,如今在AI技術與人口結構變化的催化下成為可能。Werner Vogels引用亞馬遜內部的Astro機器人團隊觀察指出,用戶已經開始將其視為家庭成員而非單純的家電,這類具備主動性 (Proactive) 與情感表達能力的實體AI,將能提供持續且不帶批判的陪伴,進而緩解長照缺口與心理孤立感。
開發者的「文藝復興」:AI不會取代你,但需要懂更多
針對生成式AI是否會讓軟體工程師失業的焦慮,Werner Vogels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認為這不是開發者的終結,而是「文藝復興開發者」 (The Renaissance Developer)的黎明。
就像過去編譯器 (Compiler) 與雲端運算的出現降低了門檻卻創造更多需求一樣,AI將接手繁瑣的編碼工作,但無法取代對業務邏輯、系統架構與人類需求的理解。未來的開發者必須像達文西 (DaVinci) 一樣成為博學家 (Polymaths),結合藝術、科學與工程,在AI增強的世界中掌控品質、安全與意圖。
量子安全 (Quantum-safe) 成唯一選擇
資安領域將迎來重大轉折,Werner Vogels認為「現在竊取,以後解密」 (harvest now, decrypt later)的威脅已迫在眉睫,惡意行為者正大量收集加密數據,等待量子電腦成熟後破解。
隨著量子硬體與糾錯技術的進步 (如Google、IBM的突破),現有的RSA加密可能在五年內被破解。因此,企業不能再觀望,必須立即開始佈署後量子密碼學 (PQC)。這不僅是軟體升級,更涉及從智慧電表到電網等實體基礎設施的全面汰換,這將是一場跨職能的巨大轉型。
國防科技加速民用化:從戰場到日常
Werner Vogels指出,軍事科技轉為民用的週期正在急劇壓縮。過去如GPS、網際網路等技術從軍用到民用可能需要10至20年,但現在透過如Anduril Industries等新創公司的推動,這項時間差正被消除。
接下來將看到在極端環境下磨練出的技術,如自主無人機、夜視系統、邊緣運算等被迅速應用於救災、精準農業與偏鄉醫療。這種「雙重用途」 (Dual-use)的設計思維,將成為未來硬體創新的主流。
AI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最後,Werner Vogels認為AI將徹底改變教育。透過AI導師,個性化教學將不再是富人的專利。
AI能適應每個孩子的學習節奏與好奇心,創造一個允許失敗與提問的安全空間。數據顯示,使用AI工具的學生在挑戰困難任務的意願上提升了65%。未來的教育將從「標準化」轉向「多樣化」,而教師的角色將從重複性的作業批改中解放,轉而專注於啟發與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