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SoftBank透過Pepper機器人向全球展示了服務型機器人的想像,這款搭載胸前平板、能與人互動的「親善大使」,在零售、活動場合中曾掀起話題。但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機器人應用需求的轉變,SoftBank現在顯然要讓機器人業務走向更大格局。
根據最新規劃,SoftBank將把旗下與機器人相關的投資與事業整合至一個控股公司,透過集中資源,形成更具一致性的研發與商業策略。此舉代表SoftBank不再只是將機器人視為單純的產品展示,而是把它納入AI驅動的長期產業藍圖。
Pepper雖然是重要的里程碑,但也暴露了服務型機器人在實際市場上的挑戰:過於依賴預設互動場景,缺乏持續更新的智慧與應用價值。目前隨著生成式AI與多模態技術快速成熟,機器人有望真正具備「理解環境、持續學習、主動協作」的能力,這也成為SoftBank在新架構下的核心方向。
SoftBank集團長期以來在投資領域押注AI與自動化,例如Arm的晶片技術、各式AI新創公司等,將這些技術成果與機器人事業進一步整合,不僅能提高研發效率,也有望建立跨領域的競爭優勢。在零售、醫療、物流等場景,AI機器人可以突破過去僅能「對話應答」的侷限,進一步扮演具備決策力與執行力的角色。
關鍵在於AI技術能否帶來實質價值
產業觀察認為,SoftBank此舉同時也回應了市場的現實壓力。過去幾年,Pepper與其他服務型機器人未能持續獲得商業成功,但隨著生成式AI與邊緣運算的成熟,相關應用正重新獲得企業與政府部門的關注,SoftBank透過重組投資架構,不僅能更快聚焦在具潛力的領域,也能避免過去資源分散導致的效率問題。
未來,SoftBank機器人事業能否真正走出Pepper的陰影,關鍵在於AI技術能否帶來實質價值。例如如何在確保隱私與安全的前提下,讓AI機器人更深入日常生活,或是在企業端,提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解決方案,這些都將決定SoftBank在新一輪機器人競賽中的地位。
整體來看,SoftBank正計畫以AI為引擎,將機器人從「展示科技」推向「改變產業」的角色。從Pepper到未來,這不僅是產品的進化,更是集團戰略的再定位。
其他科技業者也同樣投入機器人佈局
而除了SoftBank,包含Google DeepMind近期也將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於機器人控制,目標讓機器人能透過自然語言指令完成複雜任務,強化其通用性與靈活性。NVIDIA則透過Isaac平台與GPU運算資源,推動模擬環境與AI訓練,提供硬體與軟體整合的解決方案,成為機器人產業背後的運算核心。
至於Tesla也在持續推進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憑藉電動車領域累積的感測與自動駕駛技術,嘗試將其延伸至工廠自動化與未來消費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