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推出全景相機、掃拖機器人產品之後,消費級無人機霸主DJI (大疆) 的觸角似乎正持續向外延伸。「3D列印獨角獸」拓竹科技 (Bambu Lab) 創辦人陶冶稍早發文,直指DJI已經投資另一家3D列印公司,更在協議中包含針對拓竹的條款,暗示這可能是一場來自老東家的「圍剿」。
知情人士透露,DJI投資的對象是成立於2015年的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 (Elegoo)。DJI方面則回應,投資是看好消費級3D列印技術與其產業成長潛力,符合其前瞻性佈局。
拓竹創辦團隊源自DJI,成市場心腹大患
拓竹科技成立於2020年,核心創辦團隊包含創辦人陶冶、技術長高修峰等人多數曾在DJI擔任Mavic產品經理、系統工程部負責人等要職,而這群「大疆體系」人才僅用短短5年,便讓拓竹在桌面級3D列印市場拿下全球第一。
陶冶透露,拓竹早在註冊之初就被列入DJI的「競業清單」內。他引用DJI創辦人暨董事長汪滔的名言:「不能讓競爭對手找到空檔掙到了錢,那才是最大的麻煩」,認為DJI此次出手,除了商業考量,更可能是為了遏止內部人才持續流向外部創業項目。
從全景相機到掃拖機器人,DJI積極跨界
而這並非DJI首次跨足無人機以外市場領域,其在近年內積極嘗試將馬達控制、視覺感知與影像技術上的優勢,複製到其他硬體賽道,包含:
• 全景相機:今年7月,大疆推出其首款全景相機Osmo 360,正面對決另一家深圳硬體新星Insta360 (影石) 主導的全景相機市場。有趣的是,Insta360也在差不多時間推出了全景無人機品牌「影翎」,雙方互攻腹地,戰火猛烈。
• 掃拖機器人:雖然未如無人機般高調,但大疆也曾被報導低調佈局掃拖機器人領域,試圖將其擅長的SLAM (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 技術應用於居家清潔。
• E-Bike 電輔車:先前推出的Avinox電機系統,也標誌著大疆正式進軍高階電動自行車市場。
深圳硬體圈走向「多點競爭」
從Insta360到現在的拓竹科技,深圳硬體圈的競爭態勢顯然開始轉向「多點競爭」。
新興企業在細分賽道深耕突圍,而DJI則透過資本佈局與技術外溢優勢,持續擴展品類邊界。這場涉及3D列印、影像設備乃至無人機的混戰,未來的決勝點恐將不僅是產品參數,更考驗著各家的供應鏈效率與全球通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