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日 (HHTD25) 今日 (11/21) 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鴻海研究院 (Hon Hai Research Institute, HHRI) 今年擴大參展規模。在位於四樓的展區中,鴻海研究院全面展示了在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量子、離子阱與資安等六大領域的最新成果,其中包含專為集團量身打造的「FoxBrain」大型語言模型、珍珠號衛星第二代設計方向,以及離子阱量子電腦原型等前瞻技術突破。
FoxBrain LLM:專為鴻海三大平台量身打造
在 AI 領域,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人工智慧研究所推出的「FoxBrain」大型語言模型。此模型是專為鴻海集團需求設計,展示了在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與智慧城市醫療三大平台的跨域應用。
研究院指出,FoxBrain 具備卓越的理解、推理與閉環學習 (closed-loop learning) 能力。未來將結合集團的硬體與資料優勢,深入應用於各產業場景。
此外,AI 研究所也發表了在軌跡預測、2D 轉 3D 街景重建與自駕車夜視能力上的突破,相關成果更榮獲頂會 CVPR 2025 兩項競賽冠軍及 AAAI 2025 論文收錄。
珍珠號二代規劃曝光,半導體實現「三代同堂」整合
在新世代通訊方面,除了展示珍珠號衛星第一代的實驗分析成果,研究院首度曝光了第二代珍珠號的實驗設計方向。現場也展出了能支撐台灣數位韌性的小型低軌衛星星系設計,以及新型態的相位陣列天線。
半導體領域則聚焦於化合物半導體與光電整合。研究院宣布其碳化矽 (SiC) 元件技術已從 1700V 升級至 6500V,並且成功整合 GaN (氮化鎵)、GaAs (砷化鎵) 與 Si (矽) 材料,實現了「三代同堂」的異質平台。
量子與資安:離子阱原型現身、PQC 部署車用晶片
量子科技方面,離子阱實驗室 (Trapped-Ion Quantum Computing Laboratory) 現場展示了作為量子電腦核心架構的離子阱系統原型,象徵鴻海已掌握從理論到硬體的完整技術鏈。研究院今年也在《Nature》系列子刊發表了關於魔態蒸餾 (Magic State Distillation) 等三篇論文,凸顯其理論實力。
針對資安挑戰,資通安全研究所完成了後量子密碼 (PQC) FIPS 203 ML-KEM 的硬體實作,並成功將其演算法部署於集團旗下 SiliconAuto 的車用晶片開發板上,展現應對未來量子電腦威脅的實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