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傳出日產 (Nissan)攜手鴻海在日本境內生產電動車,讓位於日本橫須賀的追浜工廠有望重獲新生,但隨著日產後續宣布將於2027年關閉追浜工廠產線,使得鴻海有意接手稼動率不足的追浜工廠相關傳聞間接證實生變。而根據日本東京電視台報導指稱,鴻海已經在今年9月正式取消收購日產追浜工廠,原因在於與日產討論收購進展延宕有關。
具備完整車輛生產能力的追浜工廠,原本是日產主力生產基地之一,並且曾負責多款燃油與電動車型組裝作業。但日產不久前宣布將在2027年度關閉追浜工廠,並糗將生產線轉移至九州工廠,以進一步整合產能與降低運營成本,
目前,日產正與其他潛在買家就工廠資產的後續用途進行接洽,並且考慮出售或轉型為新產業用途。對此,日產發言人僅回應,公司正在研究多種方案以活化該地區資產;而鴻海方面則拒絕評論相關傳聞。
而相關報導指稱,鴻海原本計畫藉由收購追浜工廠,強化在日本市場的電動車與智慧製造佈局,並且作為與日本汽車產業深入合作的起點。不過,消息人士指稱,因日產在談判過程中多次延宕協商進度,導致雙方合作時程推進受阻,最終導致鴻海在今年9月中旬決定撤出談判。
過去幾年,鴻海持續透過MIH平台推動期開放式電動車生態系,並且積極尋求與各國車廠、零組件供應商的策略合作。若能接手日產的追浜工廠,將使其在日本本地獲得生產據點,不僅有助於開拓市場,也象徵鴻海「從代工走向整車製造」的戰略轉型。
但在目前雙方合作受阻情況下,凸顯日產在開放既有汽車製造資產上仍趨於保守。對鴻海而言,雖然少了一個進軍日本的具體落腳點,但其在全球其他地區的電動車市場投資仍會持續推進。
業界觀察認為,鴻海此次撤出可能反映其在國際電動車合作策略上的「重新評估期」,特別是在面對全球汽車產業電氣化轉型放緩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如何靈活調整資源配置,將成為後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