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Google塗鴉:莎士比亞冥誕400週年

今天 (4/23)的Google塗鴉是以英國文豪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冥誕400年作為創作,並且以其創作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馬克白》、《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暴風雨》作為背景。

, Google塗鴉:莎士比亞冥誕400週年,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被喻為英國文豪,同時也被稱作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創作者,更在西方文藝始終造有極大影響力,在其創作戲劇《哈姆雷特》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後世許多文學、戲劇等創作內容也經常被引用。

至於莎士比亞這個音譯名稱,是在1902年由提倡新文化運動的梁啟超率先採用,在此之前大致以1856年英國傳道師慕維廉 (William Muirhead)於中國翻譯《大英國志》所使用音譯名稱「舌克斯畢」為主,而在中文用語中則經常以莎翁作為尊稱。

而在1903年出版的《澥外奇談》,則是最早以中文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相關文集,直到1921年出版的《哈姆萊特 (即哈姆雷特)》中譯本,才是第一本以戲劇形式譯成中文的莎士比亞創作劇本,其後則由被喻為華人研究莎士比亞文學權威的梁實秋於1936年至1969年之間出版當時所知所有莎士比亞作品。

莎士比亞之所以被稱為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作家,在於本身留下38部戲劇作品、155首十四行詩、2首常敘事詩與相關詩歌作品,同時其創作戲劇作品在全球被翻譯成眾多主要語言版本,累積演出次數遠遠超過任何戲劇創作者所撰寫作品,甚至創作作品更影響後世許多創作內容、想法,因此被視為影響力極大的文學創作者,甚至有不少「莎學」研究均以莎士比亞畢生創作、生平為主。

1590年到1613年期間是莎士比亞個人創作黃金時代,早期劇本主要以喜劇、歷史劇居多,但在1608年後的創作內容則傾向悲劇形式,並且描繪犧牲與復仇劇情,例如《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與《馬克白》等作品均融入此類元素。但在莎士比亞後期創作中,則開始融合悲喜元素,並且與其他戲劇創作者合作。

不過,雖然莎士比亞現今被喻為英國文豪,但實際上直到19世紀時才有如今聲望,同時在20世紀音作品擴展至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等地區,才由更多世人感受其文學才華,其作品至今依舊廣受歡迎,並且在全球融合不同文化、政治等形式詮釋演出。

「永恆莎翁」計畫開跑

而在迎接莎士比亞冥誕400年,並且將以「永恆莎翁 (Shakespeare Lives)」計畫在全球舉辦一連串藝術活動,藉此吸引5億名觀看人口,首場放映活動「完整的路 (The Complete Walk)」將於4月23日播映37部莎士比亞代表性短片。

另外,西班牙方面則是有不少人為了同樣迎接400年冥誕,並且身為西班牙文學典範《唐吉訶德》創作者的塞凡提斯 (Miguel de Cervantes)打抱不平。雖然同樣被視為文學巨擘,但西班牙政府相較英國政府對於莎士比亞冥誕400年的籌劃準備顯然有不少差異。

只是以兩者畢生創作知名度來看,事實上莎士比亞的影響層面較大,同時塞凡提斯所創作的《唐吉訶德》固然有名且具影響力,但由於內容採融合多樣化角度描繪主角唐吉訶德,使得大眾其實較難理解創作內容實際描繪與暗喻之處,甚至造成不少看法將其創作與負面文化連接。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流浪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