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2025 / 10 / 23 03:18 星期四
  • Login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市場動態

Google實現全球首個「可驗證量子霸權」,新演算法速度超越超級電腦1.3萬倍
奠基於2025諾貝爾獎得主、Google科學家Michel Devoret 研究,以新一代Willow晶片成功模擬分子結構

撰文: 楊又肇 (Mash Yang)
2025-10-23
in 市場動態, 網路, 處理器, 頭條話題
A A
0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LINE

Google Quantum AI團隊稍早宣布一項重大突破,其新一代「Willow」量子晶片已成功運行名為「Quantum Echoes」 (量子回聲)的全新演算法,實現全球首個「可驗證量子霸權」。

Google強調,此演算法在Willow晶片上的運行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古典超級電腦高出約13000倍,意味著量子運算首次能以實證方式、在特定演算法上超越傳統運算極限,被視為量子電腦邁向實際應用的重要里程碑。

奠基於2025諾貝爾獎得主Michel Devoret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突破性技術,其理論基礎與硬體根基,與剛獲得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研究成果緊密相關。

該獎項得主之一的Michel Devoret,目前是Google Quantum AI的量子硬體首席科學家 (Chief Scientist, Quantum Hardware),同時也是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

Google指出,Michel Devoret教授與另兩位共同獲獎者John Martinis (Google Quantum AI前硬體負責人)、John Clarke,在1980年代開創性的「超導量子電路」研究中,證明了巨觀尺度下的量子效應是可被控制與測量的。他們利用「約瑟夫森接面」 (Josephson Junction) 所打造的超導電路,更是Google目前Willow晶片中「超導量子位元」 (superconducting qubits)的技術基礎。

Google Quantum AI創辦人Hartmut Neven表示:「Quantum Echoes不僅展現了硬體性能的飛躍,更證明了像Michel Devoret這類基礎研究的重要性,而正是這些理論成果,讓量子技術真正走向實際應用。」

「Quantum Echoes」:利用「時間反演」聽取量子回聲

根據Google發表於《自然》 (Nature)期刊的研究,「Quantum Echoes」演算法的核心技術,是在Willow晶片上執行一個名為「out-of-order time correlator」 (OTOC,無序時間關聯器)的演算法。

Google研究科學家Vadim Smelyanskiy解釋,此技術如同一個先進的「聲納」。研究人員會向Willow晶片上的量子系統輸入一個精密信號,接著「反轉」其演化過程,再「聽取」回傳的「量子回聲」,藉此分析訊號的細微變化。

Google解釋,這種回聲會透過「建設性干涉」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現象被放大,使其測量極為靈敏。此機制能精確揭示量子狀態的演化過程,從而描述自然系統中粒子或分子的內部結構。

達成「可驗證」優勢,模擬分子結構如「看清船身名稱」

Google強調,此次成果與2019年展示的「量子霸權」最大不同點,在於「可驗證性」 (verifiable)。

2019年的隨機電路採樣 (RCS) ,僅證明量子電腦能完成超級電腦無法完成的「特定任務」。而此次的「Quantum Echoes」則是一個具有實際物理意義的演算法,其結果不僅可重複驗證,也能被其他同等級的量子電腦交叉比對,是邁向實用工具的基礎。

Google形容,過去使用聲納探測海底沉船,可能只得到「那裡有東西」的模糊影像;而「Quantum Echoes」技術,則猶如讓科學家能「直接看清船身上的名稱銘牌」。

在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合作實驗中,團隊利用此演算法成功模擬了含15個與28個原子的分子結構,其結果不僅與傳統的核磁共振 (NMR)實驗一致,更呈現了過往難以觀測的分子細節。

Willow晶片的高穩定性是關鍵

此次成果的硬體關鍵,在於Willow晶片的低錯誤率與高穩定性。Google Quantum AI硬體總監Yu Chen指出,Willow晶片在其105個量子位元陣列中,單量子位元閘保真度達99.97%、糾纏閘保真度達99.88%,同時運行速度極快。

此演算法在Willow晶片上運行的精密性與複雜性極高,Google表示此次專案中執行的測量次數高達一兆次,佔據了史上所有量子電腦執行測量總和的很大一部分。

Google表示,此技術未來可應用於藥物研發、材料科學,乃至量子材料設計等領域。而Google目前正推進其硬體發展藍圖,下一階段目標 (Milestone 3)將是實現長壽命、具備糾錯能力的「邏輯量子位元」 (logical qubit)。

Tags: GoogleQuantum EchoesWillow量子量子回聲量子運算量子霸權
ShareTweetShare
楊又肇 (Mash Yang)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學習者。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翻譯 (Translate)

  • 熱門
  • 留言
  • 最新
同時支援6GHz以下頻段與毫米波 Sony揭曉開發中旗艦手機Xperia PRO

同時支援6GHz以下頻段與毫米波 Sony揭曉開發中旗艦手機Xperia PRO

2020-02-24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2019-09-07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2023-09-28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2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1

索尼互動娛樂證實PlayStation 5僅向下相容絕大多數的PlayStation 4平台遊戲

0
realme 15系列登台!主打「城市不夜機」夜拍與《權力遊戲》限量版

realme 15系列登台!主打「城市不夜機」夜拍與《權力遊戲》限量版

2025-10-23
博通推出Tomahawk 6 CPO交換器與Thor Ultra網路卡,打造新一代AI基礎設施

博通推出Tomahawk 6 CPO交換器與Thor Ultra網路卡,打造新一代AI基礎設施

2025-10-23
Google實現全球首個「可驗證量子霸權」,新演算法速度超越超級電腦1.3萬倍奠基於2025諾貝爾獎得主、Google科學家Michel Devoret 研究,以新一代Willow晶片成功模擬分子結構

Google實現全球首個「可驗證量子霸權」,新演算法速度超越超級電腦1.3萬倍
奠基於2025諾貝爾獎得主、Google科學家Michel Devoret 研究,以新一代Willow晶片成功模擬分子結構

2025-10-23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追蹤我們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