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叫車與外送平台巨頭Grab宣布簽署最終協議,將對德國「遠端駕駛」 (remote driving)技術業者Vay Technology GmbH進行戰略投資。
此項投資分為兩階段:Grab將首先投入6000萬美元現金,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完成交割,並且取得Vay少數股權。此外,若Vay在交割後第一年內達成雙方議定的財務與營運里程碑,Grab將在獲得監管批准後,追加3.5億美元投資,屆時Grab可能成為Vay最大股東。
此舉不僅是為Vay在美國市場的擴張提供資金,更顯示Grab著眼於Vay獨特的「人車分離」營運模式,以及其車隊所收集的龐大駕駛數據,藉此加速Grab自身的長期自動駕駛與AI模型訓練策略。
Vay的「人車分離」租車模式:遠端送車、用戶自駕
Vay的商業模式並非Robotaxi (機器人計程車),而是介於傳統租車與叫車服務之間、成本效益更佳的「按需租車」 (on-demand car rental)服務。
其運作流程如下:
• 用戶叫車: 用戶透過 Vay App 預訂一輛電動車。
• 遠端交付: 一名在控制中心的「遠端駕駛員」 (teledriver),會透過攝影機與低延遲連線,將車輛遠端駕駛至用戶指定地點。
• 用戶自駕: 車輛抵達後,遠端駕駛員斷開連接,用戶接管車輛,像一般汽車一樣自行駕駛。
• 遠端還車: 用戶抵達目的地後下車即可離開,車輛再次由遠端駕駛員接管並駛離,省去了用戶尋找停車位的麻煩。
Vay強調,其採用全攝影機、硬體輕量化 (hardware-light) 的系統,且一名遠端駕駛員每小時僅需在取/還車時介入,因此可支援更多趟客戶旅程,服務成本遠低於傳統叫車服務。
Vay的技術已獲得德國車輛安全機構認證,並且自2024年起已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展開商業化營運,目前已經完成數萬趟行程。
Grab著眼「混合模式」與AI訓練數據
Grab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陳炳耀 (Anthony Tan)表示,東南亞的未來交通將是一種「混合模式」 (hybrid model),需要依賴駕駛夥伴的專業、自動駕駛車輛,以及遠端駕駛服務的結合,認為此次投資將為Grab的長期移動策略創造「寶貴的技術與營運協同效應」。
此次合作更深層的意義在於AI數據。Grab將利用其在東南亞超過800個城市的營運專長 (如車隊管理、市場行銷) 協助Vay在美國市場增長。作為回報,Vay車隊收集的龐大駕駛數據 (driving data),將能加速Grab自有AI模型訓練,尤其是提升其自動駕駛系統對真實世界的感知能力,而這也與Grab近期投資WeRide和May Mobility等自駕公司的策略一致。
Vay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Thomas von der Ohe則表示:「Grab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營運商之一」,雙方在「透過共享車輛服務減少私家車擁有權」方面有著共同願景。
投資者:Vay是Robotaxi之外的巨大市場
前Google財務長、Vay投資者Patrick Pichette也對此合作表達興奮,稱Vay的技術與Grab卓越營運是強強聯手,強調Vay專注的「無人駕駛租車」領域,是「Robotaxi 之外的補充」,具有其獨特的巨大市場機會。
Vay 現有的投資者陣容堅強,包含 Kinnevik、Coatue、Atomico、General Catalyst 與 Eurazeo 等知名創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