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態 處理器

Intel以新製程、供電與材質設計提高處理器電晶體密度,持續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Intel日前公布其未來製程技術發展布局,除了現有奈米 (nm)等級製程設計,接下來也會開始布局埃米 (Å)等級製程技術,預計最快會在2024年進入20A製程技術,另外也計畫在封裝技術持續精進,讓處理器設計尺寸能持續微縮。而在EDM 2021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中,Intel更進一步說明其封裝技術將以超過10倍密度提升為目標,其中將使電晶體密度提昇30%,並且讓處理器設計尺寸能減少50%,進而在2025年持續推動摩爾定律發展優勢。

Intel,摩爾定律,moore's law,Foveros Direct, Intel以新製程、供電與材質設計提高處理器電晶體密度,持續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依照Intel說明,未來疆界由混合鍵合 (hybrid bonding)技術,讓封裝內互連密度提昇10倍以上,而電晶體密度能提昇30%,並且讓處理器設計尺寸縮減50%,更計畫透過顛覆物理概念讓處理器供電、記憶體技術有明顯突破。

同時,Intel也再度強調摩爾定律依然存在,並且隨著運算創新持續提昇,更強調目前已經透過應變矽、Hi-K金屬閘極、FinFET、RibbonFET,以及包含EMIB、Foveros Direct等封裝技術創新,讓處理器能依照摩爾定律持續演進。

延續今年7月宣布未來製程技術發展布局,Intel表示將以Foveros Direct封裝技術,藉此實現10微米以下的凸點間距,讓3D封裝技術能對應更高互連密度,同時也將與業者合作推動新設計與測試標準,讓混合鍵合設計微型晶片能成為廣大生態。

另外,透過以環繞式閘極 (gate-all-around)的RibbonFET設計,將透過多組電晶體堆疊方式,在每平方毫米放入更多電晶體,目標達成最高30%至50%的邏輯微縮提昇,接下來更計畫在2024年進入埃米設計階段,透過僅有數個原子寬幅的新材料設計,實現打造克服傳統矽通道物理極限的電晶體,藉此讓未來10年運算發展能大幅增長。

而在300mm面積晶圓上,Intel更以氮化鎵 (GaN)供電設計為基礎,藉此推進更有效率的供電技術,讓電晶體能透過低損、高速傳遞的供電向綠運作,同時也能降低主機板等供電元件佔用空間。至於透過新型鐵電材質,亦可實現讀寫延遲更低的嵌入式動態記憶體設計,藉此配合新處理器設計提昇運算效率。

在此次EDM 2021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中,Intel更計畫以全新物理設計取代傳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MOSFET)設計,其中包含以在一般室溫下運作,並且以實驗性設計的磁電自旋軌道 (magnetoelectric spin-orbit、MESO)邏輯裝置實作,藉此詮釋基於開關奈米規模磁鐵設計的新型電晶體可製造性潛力。

針對接下來的量子運算設計,Intel更展示與CMOS生產製造相容,藉此實現可擴展量子運算的完整300mm量子位元製程流程,並且確定未來研究的下一步。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流浪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