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本國內PayPay、LINE Pay與樂天Pay等掃碼支付的強勢夾擊,加上實體IC卡架構的先天限制,JR東日本除了日前宣布將進行大規模數位轉型,預計在2026年秋季將現有Mobile Suica應用程式進行重大改版,甚至透露源自1998年出版的繪本《企鵝心情》、由繪本作家坂崎千春設計,作為Suica卡形象角色的企鵝也會在2026年「退休」消息之後,稍早更宣布將增加名為「teppay」的全新QR Code掃碼支付服務。
而這項服務後續也計畫在2027年春季擴展至PASMO Mobile應用程式,顯示日本交通系IC卡正試圖打破過去僅作為「數位車票」與「小額支付」的框架,轉向構建更完整的數位金融生態系。
teppay:打破2萬日圓魔咒,整合轉帳與線上購物
長期以來,Suica等交通系IC卡受限於FeliCa架構規範,並且設有2萬日圓的儲值上限,因此限制其在高單價消費場景的應用可能性。
全新的「teppay」雖然整合在Mobile Suica App中,但本質上是獨立於交通卡餘額之外的另一套金流系統。透過QR Code掃碼支付形式,teppay將具備以下優勢:
• 突破金額限制:支援單筆超過2萬日圓的消費支付。
• 多元功能:支援好友轉帳、會員積點,甚至可支付計程車費與餐廳手機點餐。
• 虛擬預付卡:可在App內發行teppay JCB預付卡,能利用餘額進行線上購物。
• 信用卡綁定:可與JR東日本的View信用卡綁定,實現免儲值的直接扣款消費。
雙軌並行:teppay不能搭車,但餘額可互轉
不過,teppay與既有的Suica/PASMO交通卡功能將採雙軌並行。
意味teppay本身不是作為交通卡用途,使用者不能直接透過teppay的QR Code刷進車站閘門 (除非該閘門已支援QR Code,但目前主要仍依賴IC卡感應)。
另外,teppay的餘額與Suica餘額是分開使用,但使用者可透過teppay的餘額為Mobile Suica或Mobile PASMO App進行儲值,兩套系統間的餘額可進行單向轉移,只是teppay餘額無法轉回銀行帳戶。
轉型分析:從「數位車票」邁向「超級App」
JR東日本此舉的戰略意義相當明顯,過去Suica雖然稱霸交通與自動販賣機等小額支付領域,但在一般零售通路的競爭力已逐漸落後於只需手機掃碼、回饋機制更靈活的PayPay等競爭對手。
透過teppay,JR東日本選擇了一條風險較低的路徑,亦即保留成熟穩定的FeliCa交通卡系統,並且另闢一套基於網路伺服器運作的QR Code支付系統,藉此補足高額消費與轉帳功能。這不僅解決了架構擴充的難題,也讓Suica Mobile能從單純的「乘車工具」,轉型為涵蓋生活消費、轉帳與金融服務的「超級App」 (Super App)。
Suica企鵝的下一步?
隨著服務轉型,外界也關注作為Suica招牌吉祥物的「Suica企鵝」是否也會迎來角色定位的轉變。
在JR東日本積極推動數位金融、甚至將App介面大幅翻新以容納teppay的過程中,這隻伴隨日本人長達25年的企鵝,或許將不再只是車站閘門上的圖示。
隨著服務從「硬體卡片」轉向「雲端服務」,Suica企鵝可能會被賦予更多樣化的形象,甚至在未來的行銷宣傳中「換角」或以全新面貌登場,以呼應JR東日本跨足全方位生活金融服務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