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macOS 26.2導入「Edge Light」功能,讓MacBook螢幕秒變視訊補光燈,蘋果更在此版本加入可將多台Mac串接變成「AI超級電腦」的功能。
在即將推出的macOS 26.2更新中,蘋果增加一項全新的低延遲功能,允許使用者透過Thunderbolt 5傳輸線將多台Mac連接在一起。對於開發者與研究人員而言,這提供了一種潛在的高效途徑,即可將現有Mac設備組建成強大的AI超級電腦,藉此運行龐大的本地模型 。
透過Thunderbolt 5釋放80Gb/s傳輸頻寬,運行1兆參數模型
雖然過去也曾有過將Mac進行叢集運算 (Cluster) 的嘗試,但往往受限於較慢的傳輸速度 (甚至降至10Gb/s)。此次macOS 26.2的新功能,則完全釋放Thunderbolt 5高達80Gb/s的完整連接能力 。
這項叢集功能不僅限於昂貴的Mac Studio,也支援搭載M4 Pro處理器的Mac mini,以及M4 Pro、M4 Max的MacBook Pro。開發者無需特殊硬體,僅需標準規格Thunderbolt 5線材與相容的Mac機種即可建構。
在展示中,由4台Mac Studio組成的運算叢集 (每台最高可達512GB統一記憶體),可順利載入、運行具1兆組參數 (1 trillion parameter) 的Kimi-K2-Thinking模型。
功耗僅500W,能效比大幅優於GPU叢集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由4台Mac Studio組成的運算叢集,在運行龐大模型時的總功耗低於500瓦。
與傳統PC的GPU方案相比,這項數據顯得驚人。作為對比,單張NVIDIA RTX 5090顯示卡的額定功耗就已經超過575W (實際需求可能更高)。換句話說,Mac叢集的功耗大約僅有典型GPU叢集的1/10,在能效表現上具有顯著優勢。
MLX支援M5神經加速器,惟硬體支援有「尷尬」
此外,macOS 26.2也將賦予蘋果開源的MLX專案完整權限,使其能直接存取M5處理器上的神經加速器 (Neural Accelerator),將能大幅提升AI推論速度。
不過,這裡存在一個硬體限制:目前市面上唯一的M5處理器Mac機種——14吋MacBook Pro,其連接埠僅支援Thunderbolt 4規格,意味這款最新的M5處理器筆電,反而暫時無法利用這項最新的Thunderbolt 5叢集功能 。
儘管頂規Mac Studio (M3 Ultra處理器、512GB記憶體) 售價高昂 (從9499美元起跳) ,但對於已經擁有Mac Studio、Mac mini或MacBook Pro的實驗室與企業而言,這項功能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項,讓現有設備能透過串接,搖身一變成為處理大型AI模型的利器。
Mac原本就具備運算堆疊能力
實際上,蘋果很早就已經讓Mac機種具備運算堆疊能力,例如WWDC 2019期間便示範利用多台Mac mini串接構成協同運算伺服器,透過運算效能虛擬化讓iPad Pro等裝置也能對應需要更高運算效能執行模式,同時也能作為雲端伺服器使用,並且能依照需求增加Mac mini串接數量。
而AWS也曾在re:Invent 2020大會期間,展示以Mac mini為建構基礎的EC2 Mac執行個體,讓打造iOS、Mac平台App的開發者,能以更短時間建構適合蘋果作業系統服務執行環境,並且能依照流量使用需求擴展儲存容量,同樣也是以AWS按量計費定價方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