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宣布投資建設全新海底電纜「Candle」,將台灣、日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連結起來,成為亞太區傳輸容量最大的海底電纜系統。此舉目的在強化地區網路韌性、提升跨境資料傳輸效率,並且支援AI等高頻寬應用的發展需求。
根據Meta公布計畫,「Candle」全長約8000公里,預計於2028年完工,採用最新的24對光纖技術,總傳輸容量高達每秒570兆位元 (Tbps),可覆蓋超過5.8億明網路使用人口。
Meta表示,這項基礎建設不僅將為亞太地區帶來高速連線體驗,更是公司推動AI與未來數位應用的關鍵一環。
「Apricot」海底電纜正式啟用,台日通訊網路再升級
除了「Candle」,Meta也宣布由其與合作夥伴共同建設的「Apricot」海底電纜已經正式啟用,目前已連結台灣、日本與關島三地,後續將延伸至菲律賓、印尼與新加坡,全長將達12000公里。
當系統全面完工後,「Apricot」將為既有的「Bifrost」與「Echo」電纜額外增加每秒290兆位元的傳輸容量,進一步擴充跨國數據流通效能。
「Bifrost」已完工、「Echo」積極拓展
Meta也分享旗下其他跨太平洋電纜計畫的最新進展,其中「Bifrost」海底電纜已經正式完工,現階段已連結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與美國,預計2026年延伸至墨西哥。「Bifrost」採取與傳統跨太平洋電纜不同的路徑設計,為這條繁忙的數位通道增添超過每秒260兆位元的備援容量。
而「Echo」海底電纜方面,目前已經在關島與加州間提供同樣260兆位元的高速傳輸,未來也將視需求進一步延伸至亞洲區域。
打造AI時代的全球數位骨幹
Meta指出,亞太區擁有全球超過58%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因此穩定的跨國連線對AI運算與雲端服務至關重要。
目前除了「Candle」、「Apricot」、「Bifrost」與「Echo」四大海底電纜外,也同步推進跨洲級的「Waterworth」海底電纜計畫,預計在十年內連結全球五大洲;另外也預計透過「2Africa」計畫將中東、非洲與歐洲串聯成一體。
Meta表示,未來將持續與亞太電信業者合作,推動高速通訊與數位基礎建設,為AI、雲端與全球社群提供更穩定、高效且永續的連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