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的最高指導機構「監察委員會」 (Oversight Board)稍早公布一項裁決,針對一支涉及前菲律賓總統杜特蒂 (Rodrigo Duterte) 的受操弄影片,認定Meta決定「保留該影片」的作法是正確的,但也同時要求Meta必須改進其標示與審查機制。
這項裁決意味著,即使是明顯誤導性的抗議影片,在特定條件下仍受Meta平台歡迎,未必會被強制刪除。
塞爾維亞抗議被移花接木成「挺杜特蒂」遊行
該爭議影片的內容,是將一段原本發生在塞爾維亞的抗議畫面,透過後製手法 (加入「Duterte」口號與菲律賓反戒嚴歌曲《Bayan Ko》的音訊),偽造成是在荷蘭舉行的「挺杜特蒂」遊行。而影片上傳的時間點,正好是在杜特蒂於2025年3月被引渡至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 (ICC) 的幾天後,並且在Meta服務平台上獲得約10萬次觀看與數百次分享。
Meta的自動化系統雖然將其標記為潛在錯誤訊息,並且降低了非美國用戶的觸及率,但由於當時貼文量過大,該影片雖被放入查核佇列,卻從未被人工審查。直到有用戶檢舉,並且對 Meta「保留內容」的決定提出申訴後,才驚動監察委員會介入。
委員會:應標示「高風險」而非刪除,要求設立獨立查核佇列
儘管影片內容完全不實,監察委員會仍表示同意Meta將其保留在公開架上的決定。
不過,委員會也提出嚴厲建議,認為Meta至少應該給予該影片一個「高風險」 (High-Risk)的標籤。理由是該影片包含數位竄改、具備照片級真實感,同時在重大公共事件期間有高度欺騙公眾的風險。
此外,委員會要求 Meta 改進其查核流程:
• 優先審查:此類性質的影片應被優先進行事實查核 。
• 獨立佇列:建議為類似性質的內容建立「單獨的查核佇列」。
• 工具升級:提供查核人員更好的工具以更快速發現誤導性的病毒式媒體。
轉向Community Notes?Meta查核策略調整中
實際上,Meta在今年1月已經暫停其在美國的傳統事實查核計畫,轉而採用類似「X」的Community Notes (社群筆記)機制。目前Meta正計畫將此系統擴展至其他國家,並且已就擴展地點向監察委員會尋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