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宣布推出「Instant Checkout」 (即時結帳)功能,首度將交易功能直接整合至ChatGPT,使用者不需跳轉網站,即可在對話介面完成購物。這項功能背後採用的是OpenAI與Stripe共同開發的「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代理商務協定),首波支援Etsy電商平台的美國商家單項商品購買,之後也會與Shopify服務店家業者合作導入此技術應用。
此舉也顯示,OpenAI不僅要讓ChatGPT成為知識搜尋與創作工具,更要化身「能辦成事」的AI助手。OpenAI商務產品主管Michelle Fradin強調,許多用戶對話中都涉及購物需求,因此將購物體驗整合至對話環境,能讓AI成為消費流程中的核心平台。
投資市場的回應
在公告當日,Etsy股價隨即大漲近 16%,顯示投資人對於ChatGPT成為新興電商入口的期待。而未來Shopify的百萬商家,包括Skims、Glossier等知名品牌,也將有機會導入此技術,藉此加快線上購物結帳效率。
與Google、PayPal採取不同策略
對照來看,Google 也在今年更新品牌識別,並且持續強化其AI搜尋與商務能力。例如Google Shopping已經透過AI整合商品搜尋與比價,但仍需跳轉網站或透過Google Pay完成付款,意味其重點仍在於「維持搜尋入口地位」,並且將AI與廣告、購物推薦結合。
PayPal則走另一條路:持續將支付能力嵌入各式第三方平台,包括與社交媒體、零售網站的深度合作,近期更加碼發展AI風控與「一鍵結帳」體驗,但定位依然偏向支付基礎建設。
相比之下,OpenAI的「即時結帳」更激進,直接把交易流程收斂在聊天介面,不僅簡化流程,還有可能改變用戶的消費習慣,代表AI模型本身不只是推薦工具,而是完成交易的「最終場域」。
OpenAI則計畫在未來支援多品項購物車,並且將服務推廣到更多地區。同時,OpenAI與Stripe聯手開發的代理商務協定也將開源,吸引開發者探索票務、訂閱、線上課程等其他應用,將「交易即服務」的概念延伸到更多場景。
不過,PayPal在今年9月中旬宣佈與Google達成多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利用Google的AI技術創建新的人工智能購物體驗,並且將PayPal支付解決方案整合到Google產品中,透過Google Cloud服務託管形式運作,而Google方面則提出開源架構設計的代理支付協議 (AP2),藉此推動更廣泛的AI代理支付應用發展,更確保平台服務之間的互通性,讓每筆交易紀錄均能被有效追蹤。
雙方將與超過60家品牌店家及金融機構合作,透過Google新推出的代理支付協議 (Agent Payments Protocol),為AI代理服務發起的購買交易模式建立開放標準。
AI電商的下一個戰場
在全球AI商務競局中,Google 強調「搜尋與推薦」,PayPal強調「支付連結」,而OpenAI則透過ChatGPT 創造「對話即交易」的新體驗。三者的路徑雖不同,但都瞄準AI與金流結合的龐大市場。
若OpenAI成功擴展規模,ChatGPT可能成為不輸Google搜尋與PayPal支付的全新電商入口,甚至顛覆現有的消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