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模型持續推進的同時,OpenAI也正式跨足社交平台領域,宣布推出全新短影片平台「Sora」,以旗下最新的Sora 2模型為核心,讓使用者能直接生成影音內容,被外界形容為AI版TikTok。
不同於傳統短影音平台仰賴使用者自行拍攝或上傳影片,Sora的內容幾乎全由AI自動生成,介面設計則與TikTok類似,採用垂直畫面與滑動瀏覽,但影片長度目前限制在10秒以內,後續是否會如TikTok一樣逐步延長,暫時還無法確認。
AI生成人像與互動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Sora不僅能生成影像,還能同步生成聲音,意味著使用者可建立更完整的虛擬化身。OpenAI還加入了身份驗證功能,若使用者選擇啟用,Sora 2 便能以其形象生成影片,當他人透過「客串」 (Cameo)或「混剪」 (Remix)方式使用該形象時,平台會自動推送通知,即使相關內容沒有公開發布也一樣,藉此加強對肖像使用的透明度與安全性。
版權與內容限制仍待釐清
由於影片生成涉及龐大素材來源,Sora勢必面臨 版權相關挑戰。根據Wired網站報導,平台將拒絕部分受限制的生成主題,但規範嚴格程度尚不明朗,華爾街日報則指出,內容版權持有人可能需自行「選擇退出」 (opt-out),才能避免素材被Sora 2模型用於生成訓練,而這也意味著版權管理將是OpenAI接下來必須處理的關鍵議題。
Meta也推出類似服務「Vibes」
Meta近期宣布推出名為Vibes的全新短影音應用服務,主打所有平台內容皆由AI自動生成,並且率先於北美、澳洲、紐西蘭、英國及部分歐洲市場上線,意味Meta不僅在社交平台持續深耕,也希望藉由Vibes為AI技術開闢一個全新舞台。
為何進軍社交?
外界普遍認為,OpenAI推出Sora不僅是為了展示Sora 2模型的多模態能力,也可能是看準美國政府對TikTok態度反覆所帶來的市場機會。若TikTok在美國遭遇更嚴格的限制,Sora或許有機會趁勢切入,吸引原本的短影音用戶轉向體驗AI生成內容。
另一方面,為AI模型加入社交屬性,顯然也有助於擴大用戶接觸面,進一步將更多人納入OpenAI生態圈。
限定邀請制,僅開放美加iOS平台使用
目前Sora僅於美國與加拿大上線,同時只有先推出iOS平台版本,更採取邀請制,想要嘗鮮的使用者必須等待官方逐步擴大開放。短期內,這將限制其擴散速度,但也可能讓OpenAI先行觀察使用者行為、測試內容審核與平台運作,再逐步推向更大市場。
小結
Sora的推出,意味OpenAI不再只是提供 AI 工具,而是開始直接挑戰社交娛樂領域。在TikTok、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競爭激烈的短影音市場中,Sora以AI生成為核心的差異化路徑,或許能開創全新玩法。但能否兼顧創作自由、內容安全與版權保護,將是決定其能否成功站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