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宣布旗下AI瀏覽器Comet已經向全球用戶全面開放,從先前僅向付費訂閱Perplexity Max的用戶提供的專屬服務,轉為「永久免費」。
Comet是什麼?整合搜尋與側邊聊天機器人的瀏覽器
Comet的核心賣點,在於把Perplexity的生成式AI與傳統瀏覽器體驗結合,並且以Perplexity AI作為預設搜尋引擎,在側邊欄提供一個AI聊天視窗,使用者可以直接向其提問、總結網頁內容,甚至在部分情況下請它代為執行簡單操作 (例如草擬郵件、查路線等),而Comet會從網路抓取資訊、彙整為AI回應,強調「搜尋 + 對話」的使用流程,而非單純回傳連結列表。
為何這個改變重要?普及化、競爭與疑問並存
把原本每月200美元的專屬服務免費化,有三個明顯意義:一是降低使用門檻,讓更多一般用戶能直接體驗此款以AI為核心的瀏覽器交動模式,二是快速擴大使用者規模,對Perplexity建立生態與資料回饋迴圈非常有利,而三則是是對現有瀏覽器與搜尋引擎 (如Google Chrome、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等)構成直接競爭壓力,促使整個產業加速把生成式AI功能納入日常瀏覽。
不過,免費化也帶來關鍵疑問:Perplexity的營收模式和隱私政策將如何調整?免費使用者是否代表它會以資料或廣告變現?公司宣稱Comet「將永遠免費」,但對於如何長期支撐伺服器成本、模型運算與產品研發,外界仍待觀察。
使用者注意事項:AI 回答要查證、隱私與資料來源需留心
Perplexity自身也提醒用戶,Comet的回應基於網路資料彙整,重要資訊仍須二次查證。在生成式系統上,錯誤或「幻覺」 (hallucination)並非不可能< 對於隱私與資料使用,使用者應詳細閱讀Comet的政策條款——當一個產品免費化並擴大用戶規模時,資料治理與使用透明度尤為關鍵。
路線圖:行動版與整合式助理仍在開發中
Perplexity同時表示,Comet的行動版與更深度整合的AI助手仍在開發中,意味桌面使用者的體驗只是第一步,未來若行動端與助理功能到位,Comet將能置入更多日常場景 (例如手機搜尋、系統層級助理等)。
小結:民主化AI瀏覽器,但競爭與責任也隨之而來
Comet 轉為免費,代表生成式AI瀏覽器從少數高付費族群走向大眾化,對整體網路搜尋與瀏覽體驗是一大推進。對用戶來說,這意味著更直觀的「對話式搜尋」體驗;對產業來說,則將加速瀏覽器與搜尋引擎在AI能力上的軍備競賽。
只是,當更多人把日常資訊依賴交給AI時,有關準確性、偏誤、版權與隱私等議題也變得不可忽視——Comet 能否在擴張使用者的同時,建立可長期信賴的商業模式與治理框架,將是下一步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