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監管總局稍早宣布,已對美國晶片業者Qualcomm展開反壟斷調查,原因是該公司在收購以色列車用安全晶片設計業者Autotalks的過程中,未依規定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而這情況,再次凸顯當前科技業者在中美對抗與國際監管高壓之下的複雜處境。
收購案曲折一年半,最終以低價完成交易
回顧這起收購案,Qualcomm於2023年5月透過旗下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宣布將收購Autotalks消息,當時市場估計交易金額落在3.5億至4億美元,目標是強化在車用通訊 (V2X,Vehicle-to-Everything)領域的技術實力。Autotalks長期專注於車聯網晶片開發,與Qualcomm的Snapdragon Auto智慧車載平台可形成技術互補,有助布局未來自動駕駛通訊架構。
不過,該筆交易隨即遭到多國監管機構關注,包含美國、英國與歐盟均針對潛在市場壟斷風險展開審查。原本的收購計畫因此延宕,最終在2024年初被迫中止,直到今年6月才再度重新啟動,並且由Qualcomm以約8000萬至9000萬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遠低於原始估值。
中方調查重點: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
根據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公告,Qualcomm在完成收購前未向中方提出經營者集中審查申報,違反中國現行反壟斷規定。
所謂「經營者集中」包括透過併購、股權收購或契約控制等方式形成實質控制關係,一旦涉及中國市場,企業理應依法報備。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依規對此展開立案調查,目前尚未公布具體處分時程。
外界認為,該案不僅涉及程序性違法問題,也可能反映中國對外資晶片企業在汽車產業鏈滲透的關注。Autotalks的技術被視為未來智慧交通與自動駕駛車輛的關鍵組件,中方監管行動亦被部分分析解讀為在汽車科技領域加強主導權的信號。
科技企業跨境併購挑戰持續升溫
這並非Qualcomm首次遭到中國反壟斷調查。早在2015年,該公司就因專利授權行為被裁罰人民幣60.88億元,成為中國當時金額最高的反壟斷罰案。此次再度被調查,顯示國際科技企業在跨境投資與併購上面臨更嚴苛的審查與政治變數。
對Qualcomm而言,Autotalks的收購象徵其在汽車晶片市場的戰略延伸,期望與自家Snapdragon Ride智慧車載平台形成完整的車載解決方案。不過,在地緣政治與監管環境持續收緊的背景下,Qualcomm這筆交易可能受影響之餘,本身在中國市場發展佈局也可能連帶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