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 (Lee Jae Myung) 稍早與韓國境內主要企業領袖會面,會後包含三星、現代汽車集團及SK集團在內的產業巨擘,共同宣布了全新的大規模韓國國內投資計畫 。
此舉顯然是為了平衡先前美韓貿易協定中所承諾的3500億美元對美投資,藉此消除外界對於企業將優先考量美國、排擠國內投資的擔憂 。
三星3100億美元擴建平澤廠,加碼AI資料中心
在眾多承諾中,三星的規模最為龐大。三星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於韓國國內投資450兆韓元 (約3100億美元),藉此擴展韓國本土營運。
此計畫的核心,是為應對AI驅動的全球半導體激增需求,將在平澤 (Pyeongtaek) 製造中心擴建一條新的記憶體晶片產線,預計2028年投入營運。
此外,三星也計畫在韓國西南部的全羅南道 (South Jeolla Province) 與東南部的龜尾市 (Gumi)興建新的AI資料中心,以響應政府縮小首都圈與其他地區發展差距的政策。
現代、SK加碼AI機器人與研發
與此同時,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集團也承諾,將從2026年至2030年間,在韓國境內投資125兆韓元 (約863億美元),用於擴大研發 (R&D),並且推進AI、機器人與自動駕駛等新技術。
半導體巨頭SK集團則計畫在2028年前,於韓國境內投資至少128兆韓元 (約883億美元),同樣將重點放在AI領域。其他如韓華海洋 (Hanwha Ocean)與HD現代 (HD Hyundai)等造船業者,也宣布將增加國內投資 。
美韓貿易協定消除不確定性,換取關稅減免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會議上,對商界協助政府完成與華盛頓的貿易談判表示讚許,但也敦促企業必須維持強勁的國內投資 。李在明承諾,政府正探索包含鬆綁法規 (easing regulations) 在內的多項政策,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商業環境 。
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 (Chey Tae-won) 則回應,與美國完成貿易談判有助於消除不確定性,是讓企業能更放膽進行國內投資的基礎。
回顧上週定案的美韓貿易協定,韓國承諾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 (包含1500億美元用於造船業、2000億美元用於其他產業),以換取美國避免川普政府祭出的最高關稅。
作為交換,美國同意將韓國汽車與零組件關稅從25%降至15%,並且在半導體關稅上給予韓國「不低於」其他競爭對手的同等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