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2025 / 11 / 06 04:18 星期四
  • Login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智慧穿戴

雙系統的智慧手錶選擇:Pixel Watch 4、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Apple Watch SE 3?
Pixel Watch 4上手體驗

撰文: 楊又肇 (Mash Yang)
2025-11-06
in 智慧穿戴, 生活, 網路, 觀察
A A
0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LINE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都是同時使用iPhone機種及Android手機兩種智慧手機的話,或許也會考慮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較為入門的Apple Watch SE 3,甚至可能是近期由Google推出的Pixel Watch 4?

▲Google新推出的智慧手錶Pixel Watch 4

本則內容是以Pixel Watch 4體驗體驗為主,並且與Apple Watch Series 11及Apple Watch SE 3進行比較,從中比較這三款智慧手錶在使用、功能與定位上的差異,作為選購時的參考。

Pixel Watch 4快速動手玩:設計與戴感簡約卻有質感

Pixel Watch 4採用41mm及45mm兩種尺寸,而此次體驗版本為45mm規格。錶身維持採用Actua 360顯示螢幕規格設計的圓形錶面,而邊框則進一步變窄,讓整體顯示區域變得更大,而亮度峰值更提升至3000 nits。

▲此次推出的Pixel Watch 4,整體設計延續先前的Pixel Watch 3,操作介面也大致維持相同
▲充電方式則是將原本位於錶身底部的磁吸接點移到側面,讓手錶放置充電時可當作「小型桌上時鐘」使用
▲底部感測元件包含用於監測血氧濃度 (SpO2)的紅光和紅外線感應器,以及可搭配心電圖應用程式使用的多功能電子感應器,另外也包含多徑光學心率感應器,藉此對應量測心率數據

相比之下,Apple Watch Series 11則在外型延續多年產品設計語言,鋁金屬錶殼帶來成熟質感,而Apple Watch SE 3則定位入門款,外型設計延續Apple Watch系列錶款設計,價位則定位較親民設計。

在配戴體驗上,Pixel Watch 4的圓形螢幕與窄邊框在查看時間與通知時有更強「錶面就是螢幕」的感覺。Apple Watch series 11的操作則仍然流暢、系統與周邊支援完善,Apple Watch SE 3則在入門體驗上毫不妥協。

▲採用以客製化3D康寧Gorilla Glass 5強化玻璃保護的Actua 360螢幕,搭配觸控手勢與側邊按鍵,以及支援觸控感應的數位錶冠,藉此對應Pixel Watch 4主要操作
▲偏好圓形錶面的話,Pixel Watch 4是不錯選擇

如果偏好圓形錶面,並且以使用Android手機系統為主的話,Pixel Watch 4顯然是唯一選擇,或是可選擇第三方品牌提供錶款,例如三星的Galaxy Watch系列。

而如果是以iPhone使用為主的話,則可依照功能與價位需求選擇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Apple Watch SE 3,功能性自然是以前者最為完整,後者則主打性價比,但缺乏特定功能,如少了心電圖、血氧濃度功能,同時也無法少了深度計與水溫量測功能,但兩者都是採S10處理器,基本功能也大致相同。

▲作業系統搭載Wear OS 6.0,其中整合Google Gemini AI技術
▲可透過Gemini AI進行各類提問互動,甚至可透過Gemini AI協助擬定草稿、旅遊規劃等內容

▲同樣支援量測心率、血氧濃度、健身數據等功能
▲緊急安全部分也能提供快速求助等功能

功能焦點:健康監測、AI 整合與系統支援

Pixel Watch 4

Google在這一代為 Pixel Watch 4 導入了包括皮膚溫度感測器、衛星SOS (目前僅在不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及波多黎各的美國境內提供使用)、提升定位精準度的雙頻GPS等進階功能。作業系統為Wear OS 6,並且深度結合Gemini AI,錶機可執行語音命令、回覆訊息、分析健康數據,相比過往以訊息通知功能為主的設計,顯然更符合「智慧手錶」定位。

另外,Pixel Watch 4宣稱可維持約30–40小時的續航表現 (以45mm尺寸為例),而充電方面也能以快充規格在15分鐘補充較多電量。

Apple Watch Series 11

蘋果在Apple Watch Series 11加入了血壓警示 (hypertension notifications)、睡眠分數 (sleep score),以及更加耐刮玻璃等功能,另外電力續航時間也從前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10最長18小時,增加至最長24小時,而本身也支援完整蘋果產品生態連動與豐富App支援。

不過,相比前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10,兩者都是採用S10處理器與W3晶片設計,外觀設計也幾乎維持一致,差異幾乎僅在玻璃耐刮程度與電力續航時間表現不同,包含血壓警示、睡眠分數等新功能也都能在Apple Watch Series 10上使用,就連watchOS 26的Liguid Glass設計風格錶面也能透過升級使用。

因此如果先前就已經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10的話,不妨繼續配戴使用,但如果是Apple Watch Series 8以前錶款使用者,則建議可以升級使用。

相比Google在Pixel Watch 4整合Gemini AI,蘋果在Apple Watch series 11同樣整合Siri數位助理功能,同時也能對應Apple Intelligence服務,藉此對應更自然的口語互動感受。而雖然目前Apple Intelligence服務背後也串接OpenAI的ChatGPT功能,但整體使用體驗顯然仍不比在Pixel Watch 4上的Gemini AI互動感受。

Apple Watch SE 3

定位在「入門但值得用」的範疇,Apple Watch SE 3 雖缺少某些感測功能,例如心電圖與血氧濃度紀錄,但依然具備心率異常偵測、睡眠分數、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判斷,以及包含經期追蹤與SOS呼救等主要功能,因此還是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此外,Apple Watch SE 3也加入了Always-On常時顯示與更快充電速度,因此對於只需要日常通知+健身紀錄為主的用戶來說,幾乎已經足夠。

而Apple Watch SE 3同樣搭載對應Apple Intelligence服務的Siri數位助理功能,但目前使用上的直覺感受仍不比Google的Gemini AI。

使用體驗:實際情境觀察

筆者將Pixel Watch 4作為日常錶穿戴,並且與Apple Watch series 11與Apple Watch SE 3交替搭配使用,心得如下:

• 查看通知與操作介面:Pixel Watch 4螢幕大、邊框窄,同時顯示亮度高,在戶外強光下也能清楚閱讀。而Apple Watch Series 11整體表現也不錯,但Apple Watch SE 3的螢幕顯示效果在強光下則略顯吃力。

• 健身與運動紀錄:在戶外跑步等情境下,Pixel Watch 4的雙頻GPS可讓定位更穩定,而Apple Watch series 11的健身追蹤功能則相對較完整,至於Apple Watch SE 3雖可完成基本健身紀錄,但會有稍微延遲或精準度略為不足情況。

• 健康監測與AI輔助:Pixel Watch 4的皮膚溫度+AI分析可配戴睡眠時紀錄更多數據,Apple Watch series 11的血壓警示與睡眠分數則對關注個人健康的人來說是加分項目,而Apple Watch SE 3則是提供基本健康紀錄功能。

• 續航與充電:Pixel Watch 4在高亮度+常用情境下約可用24-30小時,若關閉某些功能可接近官方聲稱的30–40小時,至於Apple Watch series 11與Apple Watch SE 3整體續航則仍約略在一天內,因此在有較頻繁訊息通知、功能操作時,電力可能會在更短時間內耗盡。

• 系統與生態整合:如果是以Android手機使用為主,Pixel Watch 4自然是此次比較手錶中唯一選擇,同時也有高度整合體驗,而若本身是以iPhone機種使用為主,則可選擇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Apple Watch SE 3,兩者在蘋果裝置生態系統都有高度整合性,但功能自然是以前者較為完整,後者則聚焦更高性價比。

▲左上為Apple Watch series 11,下為Apple Watch SE 3,右為Pixel Watch 4

優缺點彙整

Google Pixel Watch 4優點

• 螢幕亮度高、邊框窄、視覺體驗強

• 雙頻 GPS、皮膚溫度感測、衛星SOS (目前僅美國境內主要地區使用)等進階功能

• 整體系統 (Wear OS + Gemini AI)對 Android 用戶極具吸引力)

• 充電與系統效率提升

缺點

• 續航雖有所改善,但必要時可能仍需每日充電

• 生態支援與應用與蘋果比較,目前仍然稍遜

• 若本身是iPhone用戶,目前僅能選擇使用Apple Watch系列

Apple Watch Series 11優點

• 功能完整:血壓警示、睡眠分析、耐刮玻璃等都是加分

• 蘋果裝置生態成熟、App支援豐富

• 操作直覺、整體體驗極佳

缺點

• 價格較高

• 目前無法用於Android裝置,因此對Android手機使用為主的用戶吸引力低

• 若以續航為主需求,仍不是突出長續航款

Apple Watch SE 3優點

• 入門價格友善、功能實用

• 輕盈配戴、適合初次使用智慧手錶者

• 加入 Always-On 顯示與快充等提升

缺點

• 缺乏某些旗艦功能 (如心電圖、血氧濃度)

• 螢幕與感測器規格較旗艦款簡化

• 若要使用進階健康監測,可能會覺得受限

• 同樣無法用於Android裝置,因此對Android手機使用為主的用戶吸引力低

結語:選擇要看使用哪種平台、實際使用需求

總結體驗:如果本身是Android手機用戶、追求最新螢幕、進階健康監測與GPS精準度,Pixel Watch 4是值得考慮的智慧手錶,其讓Google在穿戴裝置領域感覺「終於到位」,不再只是附屬工具。

而若本身是iPhone用戶,並且重視成熟生態、廣大應用與健康功能完整性,那麼Apple Watch Series 11是安心且全面的選擇。但如果是第一次選擇購買智慧手錶,或只是想要一支「能通知+運動+健康追蹤」的裝置,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Apple Watch SE 3是最合理的入門選擇。

最後,不管選哪一支,最重要的是「每天願意戴著它、看看它、用它」。畢竟智慧手錶的價值,不只在規格,而在你願意把它融入生活中的那一刻。

目前Pixel Watch 4將於11月6日上午9點於Google Store、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神腦國際、神腦生活網路商城、蝦皮購物、Momo購物網、myfone購物與 PChome 24h購物等通路開放購買。

Tags: AndroidappleApple WatchApple Watch SEApple Watch SE 3Apple Watch series 11GoogleiPhonePixelPixel WatchPixel Watch 4
ShareTweetShare
楊又肇 (Mash Yang)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學習者。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翻譯 (Translate)

  • 熱門
  • 留言
  • 最新
同時支援6GHz以下頻段與毫米波 Sony揭曉開發中旗艦手機Xperia PRO

同時支援6GHz以下頻段與毫米波 Sony揭曉開發中旗艦手機Xperia PRO

2020-02-24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2019-09-07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2023-09-28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2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1

索尼互動娛樂證實PlayStation 5僅向下相容絕大多數的PlayStation 4平台遊戲

0
Google Play Store測試串接玩家YouTube影片,增加遊戲內容下載機會

Google與Epic Games反壟斷訴訟和解,Google Play Store將開放第三方支付、分潤調為9%起跳

2025-11-06
影片曝光Sony將於下半年揭曉的Xperia 5 V具體外觀,主相機少了一顆鏡頭

Sony Xperia手機業務可能準備退出中國市場,官方微信服務號已註銷、官網移除手機分類

2025-11-06
雙系統的智慧手錶選擇:Pixel Watch 4、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Apple Watch SE 3?Pixel Watch 4上手體驗

雙系統的智慧手錶選擇:Pixel Watch 4、Apple Watch series 11,或是Apple Watch SE 3?
Pixel Watch 4上手體驗

2025-11-06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追蹤我們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