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去年下旬推出,定位在入門筆電設計的Surface Laptop Go,後續也引進台灣市場。相較多數OEM業者所打造同等級價位筆電,Surface Laptop Go採用簡潔外觀設計,同時以12.4吋機身對應更輕巧使用彈性,而雖然定位在Surface系列入門定位筆電,但依然對應Intel Core i5規格處理器運算效能,可滿足多數日常使用需求。
如同過去在Surface系列增加入門等級的Surface Go,藉此讓使用需求有更多選擇,Surface Laptop Go同樣也是以入門定位筆電形式,讓使用者在Surface Laptop系列機種能有更多選擇彈性。
滿足各類彈性需求
相較採13.5吋螢幕設計、鎖定全方位使用需求的標準款Surface Laptop,以及瞄準更高效能及進階使用需求的15吋Surface Laptop,以12.4吋螢幕設計的Surface Laptop Go雖然定位在入門等級機種,但依然採用Intel Core i5等級規格處理器,依然可以對應多數日常使用需求。
不過,以目前著重行動辦公,或是遠距工作需求比重越來越高情況來看,以12.4吋螢幕、採輕巧機身設計的Surface Laptop Go顯然會有更大使用彈性,讓使用者能更方便地在各地處理工作事宜。尤其維持4:3顯示比例的螢幕設計,更讓小尺寸設計的Surface Laptop Go依然可以維持充足可視範圍,不像市面多數小尺寸筆電採16:9或16:10比例螢幕,反而讓上下可視範圍受到擠壓。
從Surface Laptop Go在台灣推行規格,採Intel Core i5處理器、8GB記憶體與128GB儲存容量設計,建議售價為新台幣22888元,恰好切入新台幣2萬元價位筆電使用需求,對於目前因為疫情等因素影響必須遠距工作,或是在家上課,不僅適合作為非辦公室環境使用的工作設備,同時也不會因機身尺寸過大而難以擺放,甚至不容易隨身攜帶,本身也能作為居家第二台上網裝置,讓家裡的學童可以透過網路學習課程、完成功課等。
小巧機身、足夠效能表現
除了能透過Intel第10代Core i5處理器對應足夠運算效能,Surface Laptop Go也能依照需求選擇8GB記憶體,搭配128GB或256GB儲存容量,讓Surface Laptop Go有更多規格與價位上的選擇。
整體設計方面,Surface Laptop Go採標準尺寸、對應1.3mm壓按行程的鍵盤配置,同時觸控板對應靈敏操作,連接埠則提供標準USB-A與USB-C,並且具備3.5mm耳機孔,連網方式則對應傳輸頻寬更高的Wi-Fi 6規格,讓使用者能對應傳輸速度更快的無線網路。
而內建電池電量約可對應13小時左右的續航表現,同時支援1小時可充入80%電量的快充設計,原廠設計同樣是配合對應Surface Connect連接埠的充電器補充電量,但使用者依然可以透過USB-C充電,只是微軟此次就並未特別在Surface Laptop Go的充電器額外提供一組USB-A連接埠,僅能透過筆電上的USB-A連接USB配件。
鎖定新台幣2萬元價位精打細算使用需求
與標準款Surface Laptop差異之處,還包含螢幕解析度因為尺寸關係降為1536 x 1024,同時也取消對應Windows Hello臉部識別解鎖,但改採用與電源按鍵整合的指紋辨識器,讓使用者依然可以透過指紋快速開啟筆電。另外,由於Surface Laptop Go不支援Surface手寫筆功能,相比Surface Laptop雖然有些不方便,但依然可透過觸控螢幕直覺點按操作。
不過,上述設計差異依然不影響Surface Laptop Go相對輕便,並且同樣對應完整Windows 10使用體驗的操作感受,所有使用模式均與標準版Surface Laptop相近,甚至輕盈機身更方便隨身攜帶,以及藉由長電池續航力對應更長使用時間,而價位更是鎖定新台幣2萬元區間,更符合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