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部見證下,東南亞首座具備全天候、全速域及全車種驗證能力的「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今日正式啟用。這座位於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的先進場域,可模擬超大豪雨、濃霧、隧道遮蔽等極端環境,並提供最高時速110公里的自動駕駛驗證測試,將成為台灣進軍國際智慧車輛市場的重要基地。

突破天候限制:超大豪雨、濃霧、逆光皆可測
此測試場域最大特色在於能模擬各種極端天候,並且可完整重現濃霧、晨昏逆光等惡劣光線環境,分別如下:
• 「天候環境隧道測試區」:每小時降雨量可達100毫米以上,符合中央氣象局「超大豪雨」標準

• 「自駕車高架道路測試區」:模擬匝道匯入、上下坡與GPS遮蔽情境

這些設施讓ADAS輔助駕駛與自駕系統能在可控環境中,測試感知、定位與決策控制能力,大幅提升系統可靠性。
全情境驗證:從市區到高架,覆蓋真實路況
目前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規劃完整測試情境如下:
• 天候環境隧道、自駕車高架道路測試區 (已完工)
• 市郊道路測試區 (施工中,預計2026年完工)

未來將提供更多複雜交通情境驗證
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表示,此場域是台灣車輛產業邁向新紀元的重要里程碑。透過科技專案投入10億元建置,結合台灣既有的ICT產業鏈與車電基礎,將協助零組件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戰略意義:打造亞洲一流研測基地
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指出,此場域將整合既有的國際級研測能量,提供產業從研發、測試到商品化的「一條龍服務」。這不僅能縮短產品上市時程,更將提升台灣車電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可信度。
隨著全球關稅政策調整與中國大陸低價競爭衝擊,台灣傳統汽車零組件面臨挑戰。此測試場域的啟用,正可協助廠商在智慧化與系統整合領域發揮優勢,搶攻國際AI智慧車輛與車電兆元產業商機。
這座亞洲最前瞻的測試場域,不僅展現台灣推動智慧載具產業的決心,更將吸引國際車廠與系統商合作,推升台灣在全球智慧車輛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