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EU) 成員國稍早針對線上兒童保護立法達成一項共識,立場出現重大轉向。根據新協議,歐盟將不會強制要求全球科技公司主動識別、移除兒童性虐待內容 (CSAM),而此舉被路透新聞報導解讀為Google、Meta等美國科技業者的重大勝利。
取消強制掃描,改採風險評估與自我管理
歐洲理事會 (European Council) 的新立場,與2023年歐洲議會曾提出要求大相逕庭。當時的提案要求通訊服務、軟體市集與網路服務業者必須主動報告、移除CSAM內容及誘騙行為。
而目前的提案則刪除了強制掃描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新法案將任務交由大型科技公司自行評估其服務的風險,並且採取其認為必要的預防措施。執法權則下放給各歐盟成員國政府,而非由歐盟統一機構執行。
歐洲理事會在聲明中指出:「成員國將指定國家機構負責評估這些風險評估與緩解措施,並且可能強制要求供應商執行緩解措施」若不合規,業者可能面臨罰款。
加密通訊獲得保障?仍有爭議
雖然提案中沒有關於強制掃描加密內容的文字,甚至暗示必須保障加密服務,但仍有批評者對此表示擔憂。
歐洲議會議員Markéta Gregorová在聲明中表示:「這對所有關心隱私的人來說都是巨大的失望」她認為,這種讓科技實體實質上「自我審查」內容的妥協版本,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較不具侵入性,但實際上可能為未來全面掃描私人對話鋪平了道路,反而可能傷害加密平台。
設立歐盟兒童性虐待中心
此外,新法也提議設立一個「歐盟兒童性虐待中心」 (EU Center on Child Sexual Abuse),該組織將負責協助各國合規並為受害者提供援助。
目前這項提案尚未最終定案,歐洲理事會接下來必須與歐洲議會展開協商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