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日前發表的全新Steam Machine再次攪動遊戲市場,但關於這款客廳遊戲主機的「價格」問題,官方終於給出了更明確的說法。
Valve團隊成員Pierre-Loup Griffais在接受Skill Up網站的「Friends Per Second」Podcast頻道專訪時透露,新款Steam Machine將不會採取補貼策略,其定價邏輯將更接近現行的PC市場行情。
不賣賠錢貨,目標是「同級DIY PC的價格區間」
通常家用遊戲主機 (如PlayStation或Xbox) 往往會以低於成本或極低的利潤定價,透過後續的軟體銷售來回收獲利。但Pierre-Loup Griffais明確表示,Steam Machine不會走這條路。
他指出:「如果你用零件組裝一台PC,並且達到基本相同的效能水準,那大約就是我們瞄準的價格區間。」
儘管如此,Pierre-Loup Griffais強調Valve的目標仍是讓它成為該效能級距下的「划算交易」。他解釋,Steam Machine擁有許多DIY PC「實際上非常難以構建」的功能 (暗指其緊湊的機身設計、軟硬體整合與SteamOS體驗)。
零件價格波動大,暫無具體數字
至於具體的價格數字,Pierre-Loup Griffais表示目前還沒有具體定案,因為供應鏈中有許多變數仍在波動,很難現在就給出一個確切的定價。
聚焦中階平衡點,未來或有Pro版本
在訪談中,Pierre-Loup Griffais也透露了一個有趣的訊息:Valve對於推出更高階的「Steam Machine Pro」確實感興趣。
不過,目前的開發重心仍放在這款「中階等級」的產品上。Valve認為,目前的規格是在「可負擔」與「所獲得的效能」之間,所能取得的最佳平衡點 (good trade off)。這也暗示了新款Steam Machine可能不會一開始就追求頂級的硬體堆料,而是更注重性價比與大眾市場的接受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