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態 平板 硬體 筆電 蘋果 觀察 頭條話題

換上M1處理器之後,iPad Pro到底會不會成為取代MacBook的產品?

日前討論了蘋果在新款iPad Pro採用M1處理器與Thunderbolt連接埠設計的想法後,筆者這次要再回到許多人對於目前iPad Pro,以及MacBook產品之間定位進行討論。

, 換上M1處理器之後,iPad Pro到底會不會成為取代MacBook的產品?,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在近年更新中,不少人好奇蘋果在iPad Pro加入支援Apple Pencil手寫筆功能,並且加入巧控鍵盤保護套Magic Keyboard Cover,後續更讓一般iPad、iPad mini與iPad Air都加入支援Apple Pencil與鍵盤保護套配件,甚至隨著iPadOS版本更新加入觸控板與滑鼠相容功能,在後來推出的新款巧控鍵盤保護套也順勢加入觸控板設計,因此讓iPad系列機種使用模式與筆電越來越相近。

而在稍早更新的iPad Pro設計裡,蘋果宣布採用等同Mac機種使用的M1處理器,同時也確定在USB-C連接埠加上Thunderbolt介面相容設計,因此也讓更多人質疑蘋果未來是否考慮將iPad與Mac機種合併?

在後續回應中,蘋果自然還是回答「No」,原因在於認為iPad與Mac確實有不少使用需求相近,卻還是有許多不同使用需求上的差異,但兩者卻又能相輔相成。舉例來說,使用者可以在Mac或MacBook上完成文件編輯,並且透過AirDrop等方式傳遞至iPad使用,甚至可利用Apple Pencil在iPad上完成數位簽名,並且回傳至MacBook進行後續處理,另外也能透過並行功能讓iPad當做MacBook的外接螢幕使用。

, 換上M1處理器之後,iPad Pro到底會不會成為取代MacBook的產品?,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蘋果不會取消更新iPad,看起來接下來幾年也不會

依照目前立場,蘋果不會考慮取消更新iPad產品,或是與Mac產品線合併,而是會設法藉由iPad產品吸引更多人使用。

從目前的iPad產品來看,就連最小尺寸的iPad mini也幾乎沒有過往「放大版iPhone」產品印象,配合更多針對iPad打造的App內容服務,使得iPad產品與iPhone在通話以外的使用體驗更為明顯。

但為了吸引不同使用族群,蘋果在iPad機種依然作了硬體規格上的區隔,例如在iPad Pro換上M1處理器、支援Thunderbolt的USB-C連接埠設計,甚至在新款12.9吋版本加入mini LED螢幕設計,藉此對應更合乎專業領域需求的使用模式,至於一般iPad、iPad mini與iPad Air則是維持使用過往A系列處理器。

不過,蘋果顯然有意讓新款iPad Air取代原本iPad Pro系列機種定位,不僅同樣採用Face ID臉部識別設計、換上第二代Apple Pencil,並且支援使用與iPad Pro相同設計的巧控鍵盤保護套,就連機身也採用與iPad Pro相同的平邊框體,至於iPad及iPad mini則維持主打一般消費市場與教育市場使用需求。

換上M1處理器的iPad Pro,實際上還是為了更貼近MacBook使用需求

如先前說明,新款iPad Pro換上M1處理器,同時也加入支援Thunderbolt連接功能,實際上蘋果還是為了讓iPad Pro變得更貼近MacBook使用體驗,尤其在新款13.3吋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都已經換上M1處理器,並且能藉由Catalyst技術使用原本對應iOS平台的App。

這樣的設計,意味開發者只需花費單次開發流程,即可讓App分別對應iOS裝置與Mac機種使用,即便針對目前仍搭載Intel處理器的Mac機種,依然可以透過軟體工具轉換成適用版本。不過,從蘋果長遠目標將使所有Mac機種均採用Arm架構處理器設計來看,讓同款App能同時對應iOS裝置、Mac機種使用,將能更容易打破兩種硬體平台上的隔閡,如此一來也更容易讓使用者能將工作事項從iPad移轉到Mac,或是從Mac移到iPad進行後續操作。

如此一來,所有iOS裝置也就更能與Mac機種的工作流程串接,同時也能發揮更大相輔相成效益,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開發者設計、維護App難度。

但畢竟iPad系列依然區分不同規格等級,因此回到先前提到的新款iPad Pro,之所以換上M1處理器不僅是為了增加更大運算效能,並且強化其「Pro」規格產品定位,另一方面更是為了能更無縫配合Mac機種使用而設計,例如在Mac機種執行運算內容,移轉到iPad Pro上依然能維持相同效能,甚至能藉更具效能運算表現,以及更具靈活使用特性,讓使用者更容易完成工作,而更複雜操作則可透過Mac機種處理。

話說了這麼多,到底我該選iPad,還是MacBook?

其實這個問題,說穿了還是要看主要使用需求。

以筆者本身工作需求來看,絕大部分會是以撰寫大量文字、編輯拍攝照片、剪輯影片,以及處理檔案文件、回覆信件等,過去考量長時間使用選擇15.6吋MacBook Pro,而後來考量有時會較長時間在外面工作,因此目前使用蘋果後續推出搭載M1處理器的MacBook Pro。

另外,若是需要使用諸如Lightroom、Logic Pro等需要更高運算效能,甚至可以選擇使用更高階的Mac Pro,或是選擇將硬體規格升級的MacBook Pro,藉此維持行動工作使用需求。

但如果像是友人是經常在外跑業務,同時需要像對方展示產品內容,或是透過檔案內容溝通,甚至需要對方親筆簽名建立數位佐證資料的話,顯然支援Apple Pencil的iPad產品就更加適合。但在這個狀況下,其實也不見得需要使用高階機種,甚至僅需最入門的iPad mini或一般款iPad及可滿足使用需求。

而若是像專業畫家,或是影像工作者,或許就會需要使用到iPad Pro規格機種,至於像是公司已經將系統全數雲端化的情況,其實也能配合使用具備行動上網功能的iPad機種,即可讓員工更彈性地遠距工作。至於像是一般商家點餐、展示商品,或是學童用於課程等情況,其實選擇使用一般iPad或iPad mini就已經足夠。

同時,即便上述使用裝置情境不同,在目前蘋果產品均有高度內容服務連動、互通特性之下,其實還是可以很快地讓手上工作無縫在不同裝置上執行,甚至能獲得加倍使用效益。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流浪漢。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