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蘋果日前宣布iPhone Air將在中國市場銷售,並且在稍早開放預購後於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加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目前批復許可下,以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等三大營運商已在今年10月中旬全面開通eSIM手機服務情況下,意味中國市場正式邁入「無卡化」通信新階段,之後也預期將能看見更多支援eSIM的手機產品於中國市場境內銷售。
蘋果最新機型iPhone Air於10月17日上午9點正式在中國市場開啓預購,並且將在10月22日正式在中國市場銷售,而開售僅5分鐘內官網首批庫存即告售罄,更凸顯中國市場對這款手機的強烈需求。
預售情況與供貨狀態
根據蘋果官網最新信息,目前零售店已無現貨可預約取貨,選擇送貨上門的訂單預計交付時間已推遲至一周以後。這款以人民幣7999元起跳價格銷售的新機,目前提供三期免息分期,每月付款人民幣2666元,同時每位顧客限購兩部。
產品背景與市場意義
iPhone Air作為蘋果今年9月秋季發佈會與iPhone 17系列同步推出的新品,因採用純eSIM設計而備受關注。該機型完全取消了實體SIM卡槽,依賴運營商提供的虛擬SIM卡服務。由於取消實體SIM卡槽設計,改為全以eSIM形式使用,導致iPhone Air未能在9月與iPhone 17系列同步在中國首發,當時中國大陸市場的eSIM相關業務尚未準備就緒。
eSIM技術的推廣進程
此次iPhone Air在中國市場的正式開售,象徵著eSIM技術在中國主流手機市場邁出重要一步。隨著運營商虛擬SIM卡業務的逐步開放,消費者將體驗到更便捷的運營商切換和設備啟動流程。
市場分析認為,iPhone Air的快速售罄不僅反映了蘋果品牌的影響力,也顯示出消費者對新技術的高度接受度。這款設備的成功推出,可能加速eSIM技術在智能手機行業的普及,為未來設備設計帶來新的可能性。
中國境內eSIM服務現狀與辦理方式
目前中國境內的eSIM手機業務,已經在中國31個省市開放申辦,但由於暫時仍處於商用試驗階段,因此尚未開放線上直接辦理,用戶需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及支持eSIM的終端設備,親自前往營運商線下自有營業廳辦理,而中國電信用戶也可透過官方APP先行預約,再前往營業廳完成業務開通。
當前支援機種與限制
至於型號型號A3518的中國銷售版iPhone Air,成為目前中國市場唯一由官方確認支援eSIM功能的手機,用戶可在單一iPhone Air上啟用最多兩個中國營運商提供的eSIM服務。
而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境外購買的iPhone機型,包括其他在中國大陸以外購買、支援eSIM功能的手機,目前都無法安裝當地營運商提供的eSIM描述文件,因此僅能使用在中國境外申辦的eSIM服務。
eSIM技術優勢與市場影響
eSIM以其電子化虛擬卡形式,取代實體SIM卡,為終端設備帶來多項革新:
• 設備設計突破:幫助手機實現更輕薄、更緊湊的機身設計,並顯著提升防水防塵性能。iPhone Air能實現5.5毫米的極致厚度,eSIM技術功不可沒。
• 使用體驗升級:用戶能享受「免插卡激活」、「跨設備無縫協同」以及「全球無縫漫遊」的便捷。
• 簡化運營商切換:eSIM技術使攜號轉網流程大幅簡化,未來用戶通過手機設置即可像切換Wi-Fi網絡一樣靈活選擇營運商,這可能重塑以套餐資費為核心的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境內電信商佈局與產業生態
• 中國電信:其eSIM業務已支持智慧手錶、車載設備等多種終端,手機端的加入旨在推動通信服務向「輕量化、多模态」全面演進。
• 中國移動:致力提供涵蓋手機、手錶、平板等多形態的全體系eSIM產品支持,並持且續投入eSIM國際標準制定與晶片等核心技術的國產化。
• 中國聯通:作為率先在中國境內提供eSIM服務領域的電信業者,其在eSIM技術上已有長達十年的積累,目前已累計適配終端75款,服務用戶規模突破數百萬,率先實現了eSIM全場景業務發展。
未來挑戰與發展機遇
儘管eSIM前景廣闊,但推廣過程仍面臨挑戰。例如,有觀點指出,若eSIM手機鎖定號碼後,換卡需收取高額費用,可能會讓人聯想到過去「價高質次」的合約機時代。此外,如何確保在沒有實體卡作為「連結」後,電信營運商的服務品質持續穩定,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