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公布其委託獨立研究機構 Kantar 執行的最新 AI 應用研究報告。該研究針對亞太地區 18 至 24 歲、自早期即接觸 AI 科技工具的「AI 原生世代」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 AI 原生世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AI 的比例高達 85%,高於亞太地區平均。
此研究也發現,台灣此族群對於 AI 的態度更趨成熟平衡,在享受 AI 效率的同時,也比非 AI 原生世代更重視客戶體驗中的「人際連結」與職場中的「資料安全」。
台灣 AI 應用成熟度高,83% 認為 AI 技能是職場關鍵
此次研究於 2025 年 7 月進行,涵蓋台灣、澳洲、印度、新加坡、韓國等 8 個亞太市場。研究顯示,台灣 18 至 24 歲族群的 AI 應用成熟度領先多數市場:
• 85% 台灣 AI 原生世代已在生活中部分或全面導入 AI (高於亞太平均)。
• 83% 認為掌握 AI 技能是維持職場競爭力的關鍵 (高於亞太平均的 79%)。
Zoom 北亞區負責人梁皚貝表示,AI 代理時代來臨,企業如何在效率與人際連結間取得平衡將是關鍵。她觀察到台灣 AI 原生世代在建立品牌忠誠度時,同時重視 AI 效率與人際互動的真實連結。
追求效率,但更重視「真人同理心」
有趣的是,儘管 AI 原生世代高度擁抱 AI,但他們對於「真人互動」的需求反而更高。
• 72% 台灣 AI 原生世代認為,企業應提供 AI 聊天機器人以便快速解決問題。
• 66% 認為應保留升級至真人客服的選項。
• 55% 認為自身問題過於複雜,AI 難以單獨處理。
• 47% 認為 AI 回應過於制式或缺乏實質幫助。
研究更發現一個顯著差異:高達 39% 的 AI 原生世代表示偏好真人客服選項,原因是希望從中獲得「同理心與安心感」。相較之下,僅 12% 的非 AI 原生世代 (25-45 歲) 有相同偏好。這顯示越是精通科技的用戶,越能分辨 AI 的局限性,並重視真人互動無可取代的情感價值。
為此,Zoom 也強調其 AI Companion 能協助客服中心自動生成互動摘要、提供後續建議,讓真人客服能減少重複作業,將心力投入於關係經營與人際互動。其 Virtual Agent (虛擬代理) 則能自主處理複雜任務 (如退貨、預約),並在需要時無縫轉接真人客服。
職場 AI 普及率達 98%,AI 原生世代資安意識更高
在職場應用方面,調查顯示台灣整體勞動人口中,高達 98% 的人會在工作中運用 AI 處理至少一項任務,顯示 AI 在台職場的高度普及。
然而,AI 原生世代對此也展現出更高的警覺性:
• 59% 的台灣 AI 原生世代表示,數據隱私與安全是他們的重要考量,此比例位居亞太區前三。
• 相較之下,僅 45% 的非 AI 原生世代表達類似顧慮。
此數據反映出 AI 原生世代對於日常工具抱持更高標準,期待更安全的資安防護與更透明的數據處理。Zoom 也藉此強調其已於 2023 年啟用台灣資料中心,以確保在地用戶能享有符合監管規範的安全協作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