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確認與NVIDIA、AMD及甲骨文合作之後,OpenAI宣布與博通 (Broadcom)合作打造自有客製化AI加速晶片與系統,預計從2026年下半年開始佈署,並且在2029年以前完成所有規劃項目。
而此消息,更證實先前市場指稱OpenAI與博通合作的傳聞,將透過博通協助打造的客製化AI加速晶片,用於OpenAI的基礎設施,以及其合作夥伴的數據中心。
就OpenAI說明,此項合作涉及價值「數十億美元」規模且算力規模達10吉瓦 (gigawatts)的晶片訂單,同時若參考博通執行長陳福陽 (Hock Tan)先前透露說法,表示接獲某家未具名客戶高達100億美元訂單,顯然就是與OpenAI合作項目。
在此之前,OpenAI已經先後與NVIDIA、AMD簽署合作。其中,與NVIDIA的合作涉及1000億美元投資規模,並且將提供10吉瓦規模的AI基礎設施,而與AMD的合作則涉及6吉瓦規模算力,同時將以數百億美元金額換取AMD約10%股權。
此外,OpenAI更在7月與甲骨文簽署合作,將藉由Stargate Project項目取得期4.5吉瓦規模的數據中心運算資源。
從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向內部員工透露說法,表示希望在未來8年內建置總計達250吉瓦規模算力資源,相比今年底預計達成的2吉瓦算力資源有明顯增長。但若以現行情況來看,要建置如此龐大算力資源約需花費10兆美元,因此Sam Altman也表示必須設法透過全新融資實現此目標。
不過,即便目前有NVIDIA、微軟在內業者投資合作,顯然仍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同時從OpenAI今年預期營收僅達130億美元規模的表現,恐怕也難以支撐如此龐大花費,因此OpenAI接下來可能必須設法透過更多融資方式獲取資金。
另外,從OpenAI開始打造自有客製化AI加速晶片與系統來看,顯然其也計畫降低對NVIDIA等業者仰賴情況,並且能以此對應本身人工智慧技術運算需求,甚至未來也能將此類客製化算力系統對外提供使用,藉此創造更大營收機會。
但在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發展是否真能帶來更大市場營收,似乎仍要看實際應用發展模式,同時也必須面臨包含Google、Meta在內業者競爭,因此OpenAI接下來如何使其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創造更大營收,並且支撐其龐大算力建置成本,或許將會成為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