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NVIDIA、甲骨文及AMD在內業者相繼宣布合作,OpenAI顯然正在推動一場前所未有的「AI閉環經濟」實驗。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近期受訪時透露,目前公布的合作僅是開端,未來幾個月內還會公布更多類似的重大合作交易。
Sam Altman表示,隨著公司對未來模型能力與算力需求的信心不斷增強,OpenAI已經決定展開一場「極具侵略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其戰略核心是讓關鍵供應商成為利益共同體,透過交叉投資與資源綁定,共同打造AI時代的基礎運算生態。
在今年一連串的合作中,OpenAI已與甲骨文、SoftBank簽署代號「Stargate」的超大型基礎設施計畫,總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美元,用於在美國境內建設10吉瓦規模的數據中心。同時,OpenAI也分別與NVIDIA及AMD合作,規劃超過16吉瓦規模的AI運算佈署。
然而,這些合作的關鍵不僅局限於算力規模,而是背後獨特的交易結構。NVIDIA預計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並且成為其股東。作為回報,OpenAI將大量採購NVIDIA GPU及伺服器設備。外界形容這是一種「AI循環融資」機制,亦即由供應商以投資資金支持客戶購買自家產品,形成閉環經濟模式。
另一方面,OpenAI與AMD的協議也帶有強烈的金融創新色彩。其中,AMD將向OpenAI提供總額約佔公司10%的認股權證,作為合作條件之一。意味OpenAI將成為AMD的股東,並且可透過股票增值支付部分GPU採購費用。
分析師指出,若AMD股價達成預設里程碑,OpenAI所持股票價值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而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CNBC電視台專訪時,更認為AMD此舉相當「聰明」,但也說明與NVIDIA投資作法明顯不同,並且強調目前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至於Sam Altman在受訪指出,目前合作推動項目是針對未來的「豪賭」,更強調OpenAI長期發展規劃將遠超現有模型的能力,若要滿足未來規模的推論與訓練需求,勢必要在能源、硬體、雲端與分發層面建立全新的基礎設施,因此認為從基礎建設層面到模型分發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整個產業支持。
不過,外界對OpenAI的財務能力依然存疑。目前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營收僅約45億美元,與已簽署、總值逼近1兆美元的合作協議相比差距巨大,而黃仁勳甚至在訪談中透露,OpenAI目前還未有足夠資金承擔全部設備成本。
此外,市場也傳出OpenAI仍在與博通洽談下一代客製化AI加速晶片設計,相關訂單規模超過100億美元。若消息屬實,將使OpenAI在算力佈局競爭再下一城,也進一步印證Sam Altman對AI產業鏈垂直整合的野心,將使OpenAI不只是AI模型提供者,更是整個產業能量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