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技術大會揭曉之後,Qualcomm針對即將在2026年第一季隨首波商用裝置問世的全新第二代Snapdragon X運算平台─Snapdragon X2 Elite進行了深度技術解密。不同於第一代的嘗試性質,Snapdragon X2 Elite在架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從核心的Oryon CPU、Adreno GPU,到AI運算背後關鍵的Hexagon NPU,都展現出Qualcomm想在Windows on Snapdragon領域站穩腳步,甚至挑戰x86架構霸主地位的強烈企圖心。
此次解密不僅涵蓋了硬體規格的躍進,更著重於Qualcomm如何將其在行動通訊領域累積的「異構運算」、「常時連網」與「能耗效率」優勢,轉化為新世代PC所需的競爭力。
Oryon CPU:獨特3叢集、18核心設計,衝擊5GHz運作時脈
在Qualcomm收購Nuvia之後,自研Arm指令集架構便成為其PC處理器的核心發展。Snapdragon X2 Elite採用台積電第三代3nm (N3P)製程打造,其中最高階的18核心版本更塞入了高達310億組電晶體。
與前一代最大的不同,在於Snapdragon X2 Elite採用了獨特的「3叢集」設計,每個叢集由6顆核心組成。例如18核心版本便是由2個「Prime Core」超大核叢集,搭配1個「Performance Core」性能叢集構成,這種設計策略相當大膽,但也展現Qualcomm對其效能調度的自信。
為了追求極致效能,Prime Core叢集的基礎時脈最高可達4.4GHz,而在Boost模式下更能達到5GHz表現,成為首款突破5GHz運作時脈的Arm架構PC處理器。同時,Qualcomm也針對不同叢集配置了差異化的L2快取 (Prime Core叢集共享16MB,Performance Core則配置12MB),更導入名為「Qualcomm Matrix Engine」的運算矩陣引擎,藉此加速輕量級的機器學習任務。
Adreno X2 GPU:能源效率優先,支援微軟DirectX 12.2 Ultimate API
雖然並非以重度遊戲為主要訴求,但Snapdragon X2 Elite搭載的Adreno X2 GPU仍在效能與相容性上做出了顯著提升。Adreno X2 GPU採用了4個切片 (Slice)設計,具備2048個FP32 ALU,並且支援微軟最新的DirectX 12.2 Ultimate API,包含光線追蹤 (Ray Tracing)等PC級顯示功能。
不過,Qualcomm在GPU設計並未跟隨競爭對手加入矩陣引擎,而是選擇透過「Adreno HPM」高速前端快取設計 (添加21MB SRAM),藉此大幅提升傳輸頻寬與效能。官方表示,Adreno X2 GPU的效能較前一代設計提升2.3倍,能耗效率也提高125%,雖然暫不支援基於AI加速的DLSS或XeSS,但仍可透過FSR或AutoSR進行圖像增強。
為了改善遊戲體驗,Qualcomm更推出「Snapdragon Control Panel」管理工具,提供遊戲設定最佳化與驅動程式更新功能,並且承諾將持續優化對反作弊軟體與AVX2指令集模擬的支援,解決過往Windows on Arm平台在遊戲相容性上的痛點。
Hexagon NPU:80 TOPS算力,定義AI PC新標準
在AI PC浪潮下,NPU的存在顯得更為重要,而Snapdragon X2 Elite的Hexagon NPU更一舉將算力提升至80 TOPS,相比前一代設計提升78%,遠遠超過微軟針對Copilot+ PC設計提出的45 TOPS門檻。
Qualcomm強調,相較於CPU與GPU,NPU才是執行裝置端AI應用的最佳選擇,並且強調能以更高的效率與更低功耗完成任務。透過與微軟及Adobe等軟體夥伴的合作,Snapdragon X2 Elite已經能在多種應用程式中啟用NPU加速,並且支援執行高達24B組參數規模的大型語言模型 (LLM)。
這種「異構運算」的理念,是Qualcomm目前試圖與x86架構做出區隔的關鍵。標榜不盲目追求單一元件的極致算力,而是讓CPU、GPU與NPU各司其職,並且能彼此協同合作,藉此達成最佳的能效比 。
INPP真實能耗指標:不插電效能不打折
面對外界對於功耗標示的質疑,Qualcomm提出「INPP」 (Idle Normalized Platform Power)的概念,強調應以包含SoC (處理器)、記憶體與電源轉換在內的「整機平台能耗」作為評估標準,而非僅看處理器的TDP熱設計功耗表現 。
測試數據顯示,Snapdragon X2 Elite在不插電的電池模式下,仍能維持近乎97%的效能表現,打破了過往高效能筆電一旦拔掉電源、效能就大幅衰退的刻板印象。這對於追求全天候行動辦公的商務人士而言,將是一大賣點。
筆者觀點:Qualcomm的PC野望與挑戰
從Snapdragon X2 Elite的規格與架構來看,Qualcomm已經不再滿足於僅是PC市場的「挑戰者」,更進一步意圖成為「領導者」。透過Extreme版本展示的極致效能,以及標準版在能耗與效能間的平衡,Qualcomm試圖覆蓋從輕薄筆電到高效能創作者筆電的廣泛市場。
不過,Windows on Arm生態系的完善程度,依然會是Qualcomm必須面臨的最大挑戰。雖然微軟與Qualcomm在軟體相容性上已做出许多努力 (如AVX2指令集模擬、反作弊支援等),但要改變消費者對於x86架構平台的依賴慣性,仍需要更多「殺手級」的應用體驗,以及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策略,才能建立更具吸引力的誘因。
而Snapdragon X2 Elite的推出,無疑將加速PC產業向Arm架構轉型的步伐。隨著2026年首波商用裝置的問世,這場發生在PC領域的「架構之爭」,顯然才準備要進入最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