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政府擴大對印度商品徵收關稅,蘋果宣布將再次加碼對美國本土產業的投資金額,新增投入1000億美元,使其總投資額增加至6000億美元,藉此強化在地供應鏈,並且避免旗下產品因國際貿易政策受到衝擊。
蘋果目前在印度生產大量iPhone,而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將對從印度進口的產品加徵額外25%關稅 (總稅率達50%),藉此作為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懲罰手段。此舉自然造成目前依賴印度製造的企業如蘋果造成直接壓力,因此蘋果此次追加投資動作,除了展現本土化生產的企圖,也被視為策略性避開潛在稅負的手段。
蘋果執行長Tim Cook表示:「今天我們很驕傲能將美國境內的總投資金額提升至6000億美元,並且啟動全新的『美國製造計畫』。我們將擴大與全美10間供應商合作,這些企業生產的零組件已經廣泛應用於全球銷售的蘋果產品中。」
Apple is expanding our US commitment to $600 billion over the next four years. And our new 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 will bring even more job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o the US. pic.twitter.com/6KWkTGJN3O
— Tim Cook (@tim_cook) August 6, 2025
在此次新增投資後,蘋果預期將可在美國50個州內擴大與在地供應鏈、業者合作關係,並且帶動超過45萬個工作機會,同時也將透過美國境內79處工廠生產蘋果相關供應元件。
事實上,蘋果早在今年2月就宣布將原定5000億美元投資將用於建設美國境內的「Apple Intelligence」伺服器設施,並且創造專注於研發、晶片工程、軟體開發與人工智慧領域的就業機會。此次額外增加投資,則將進一步鞏固蘋果與美國供應商 (如強化玻璃業者康寧與半導體封裝業者Amkor)的合作關係。
蘋果指出,未來全球銷售的所有iPhone與Apple Watch,都將全面採用康寧在肯塔基州生產的強化玻璃。此外,蘋果也正加碼投資Amkor,協助其擴大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片封裝與測試工廠。蘋果強調透過這些合作,將一步步實現從矽晶圓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美國本地化供應鏈。
除了與康寧、Amkor合作,蘋果也透露將擴大與德州儀器、博通,以及台灣環球晶圓 (Globalwafers)與台積電在美國境內合作規模。
而白宮在宣布前也透過提供給彭博新聞聲明表示,蘋果此次新增加投資將有助於關鍵零組件的「回流生產」,進而提升美國的經濟與國安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此次策略與川普第一任期時的作法如出一轍。早在2019年,蘋果境曾與川普共同出席德州的Mac Pro工廠啟用儀式,雖該工廠早在2013年即投入運作,但藉由象徵性活動回應政府政策壓力,顯然已成為蘋果應對政治風險的一貫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