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2025 / 10 / 01 14:21 星期三
  • Login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頭條話題
  • 人工智慧
  • 自動駕駛
  • 網路
  • 處理器
  • 手機
  • 展覽活動
    • CES
      • CES 2014
      • CES 2015
      • CES 2016
      • CES 2017
      • CES 2018
      • CES 2019
      • CES 2020
    • MWC
      • MWC 2014
      • MWC 2015
      • MWC 2016
      • MWC 2017
      • MWC 2018
      • MWC 2019
    • Computex
      • Computex 2014
      • Computex 2015
      • Computex 2016
      • Computex 2017
      • Computex 2018
      • Computex 2019
    • E3
      • E3 2014
      • E3 2015
      • E3 2016
      • E3 2017
    • IFA
      • IFA 2014
      • IFA 2015
      • IFA 2016
      • IFA 2017
    • TGS
      • TGS 2016
  • 關於我們
    • 關於mashdigi
    • mashdigi網站聯繫方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首頁 展覽

以真實數據強調Snapdragon X Elite優勢,Qualcomm更以異種比較呈現Snapdragon 8 Elite性能
在不插電、純裝置內建電池電力運作的表現依然優異

撰文: 楊又肇 (Mash Yang)
2024-10-24
in 展覽, 生活, 硬體, 筆電, 處理器, 觀察
A A
0
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Twitter分享至 LINE

在此次Snapdragon Tech Summit 2024最後議程裡,Qualcomm一樣安排旗下運算平台產品性能測試環節,其中說明在此次活動公布實際應用於市售筆電機種的Snapdragon X Elite運算平台,對比Intel、AMD在IFA 2024期間公布應用其處理器的上市機種實際性能表現落差,強調其運算平台依然站穩真實應用場景性能表現。

▲Qualcomm透過實際市售機種,強調其運算平台依然在真實應用場景站穩其性能表現

另一方面,Qualcomm也實際以應用此次揭曉Snapdragon 8 Elite行動運算平台的工程機,以異種對比形式標榜能在實際性能領先Intel、AMD用於筆電機種的表現。

強調Snapdragon X Elite運算平台在不插電、純裝置內建電池電力運作的表現依然優異

雖然在今年IFA 2024期間,Qualcomm就已經公布對比Intel、AMD,甚至蘋果的處理器實際應用性能表現數據,但在此次Snapdragon Tech Summit 2024活動依然針對Intel等業者提出對比數據進行驗證。

在相關測試環節中,Qualcomm實際以筆電品牌業者Dell、三星以相同機型,分別搭載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與Intel的Core Ultra 7 256V處理器情況下進行測試比對。

其中,在SPECrate2017 Base測試環節,在測試裝置都連接充電器情況下,透過單次測試實際得出成績相差不大,但在經過多次運作測試情況下所得到結果就會出現明顯差異,顯示Intel在處理器設計的溫度保護限制較大,反觀Qualcomm處理器仍可維持明顯較高性能輸出。

而在SPECrate2017測試數據結果中,同時也能看見在相同電力瓦數下的性能表現,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高於Core Ultra 7 256V約有52%,在相同性能輸出情況下的耗電量則減少41%。

▲透過SPECrate2017評估裝置密集運算性能。
▲可以發現在韌體更新後,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在多次密集運算下的性能表現大幅超越Core Ultra 7 256V,甚至在每瓦性能幾乎追上蘋果的M3處理器

不過,Qualcomm提出數據與Intel先前公布比較結果有顯著差異,其實在於Qualcomm在Snapdragon X Elite首波應用產品推出後,持續與微軟進行多次調整更新,加上更多性能評測軟體也陸續加入支援Qualcomm新款處理器,因此也讓性能量測數據有不同結果,而Qualcomm也表示相關結果更貼近真實使用體驗。

就相關調整之後,Qualcomm表示即便Core Ultra 7 256V在單核性能輸出曲線與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相同,但兩者之間仍有10%左右的相同瓦數輸出性能差異,甚至Core Ultra 7 256V在多核性能輸出表現,必須耗費更多電力才能達成與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相同結果。

▲以Geekbench進行單核心、多核心性能測試
▲即便Core Ultra 7 256V在單核性能輸出曲線與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相同,但兩者之間仍有10%左右的相同瓦數輸出性能差異
▲多核心性能則有更明顯差異,甚至Intel處理器還出現更耗電情形
▲透過Cinebench測試多核心性能
▲在相同機身設計下,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在Cinebench R24的峰值多核心性能測試結果,比起Core Ultra 7 256V高出92%

此外,Qualcomm也指出Intel在數據比較部分,並非以同級產品進行比對。例如在單核心性能表現數據,Intel實際是以性能定位更高的Core Ultra 7 288V,與規格定位並非較高的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作比較,若加入規格定位較高的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在Cinebench R24單核心測試與Geekbench 6單核心測試就會有完全不同結果。

至於以相同Dell XPS 13機身設計比較之下,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在Cinebench R24的峰值多核心性能測試結果,比起Core Ultra 7 256V高出92%。

▲Qualcomm直指Intel提出數據並未納入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
▲強調Snapdragon X Elite (X1E-84-100)在單核心、多核心性能都超越同級運算平台
▲強調對比Core Ultra 9 288V在多核心運算能有明顯超越幅度

在以電池平衡模式運作情況下進行各類測試,Qualcomm更強調Core Ultra 7 256V在所有測試結果都出現明顯的性能落差,反觀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幾乎沒有太大改變,甚至在Geekbench或Cinebench的單核心、多核心測試結果都維持與插電時相近的性能表現。

▲Qualcomm強調Core Ultra 7 256V在以電池平衡模式運作情況下進行各類測試,結果都出現明顯的性能落差
▲標榜在電池運作情況下,性能更比Intel處理器有明顯領先差距

Qualcomm更直指在相同機身設計的筆電以最佳電池節能模式運作時,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幾乎可對應長達28.7小時電力續航時間,而Core Ultra 7 256V則僅能達24.2小時。而在以Procyon AI進行NPU執行人工智慧運算的性能測試時,Qualcomm處理器在架構設計也有明顯優勢。

▲在相關測試情況下,Qualcomm標榜其運算平台能比競爭對手維持更長電池使用時間
▲在相同機身設計的筆電以最佳電池節能模式運作時,硬是能比對手產品使用更久時間
▲在以NPU執行人工智慧運算時,強調Intel必須花費更多電力才能發揮一樣性能
▲在插電時執行人工智慧時的溫度表現
▲在以電池運作時執行人工智慧時的溫度表現

Snapdragon 8 Elite在性能輸出有更高穩定性,甚至能以異種對比方式與筆電機種「較勁」

在另一個測試環節中,Qualcomm也以採用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的參考設計手機提供比較。由於先前Qualcomm已經公布具體性能測試數據,因此筆者在時間有限情況下,主要聚焦在以3DMark進行較多人經常在手機遊玩遊戲的使用體驗測試。

▲採用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的參考設計手機

其中以3DMark Wild Life Extreme進行20次的連續壓力測試,可以發現平均畫面顯示幀率平均仍可維持在30fps上下,而單次顯示性能在經歷20次連續壓力測試後的表現衰退走勢相對平緩,大致維持在66%左右的穩定度表現,不會像先前搭載Snapdragon 8 Gen 3的市售機種會有明顯落差,意味整體性能可在使用過程維持穩定輸出。

▲3DMark測試結果反應數據
▲以3DMark Wild Life Extreme進行20次的連續壓力測試,可以發現平均畫面顯示幀率平均仍可維持在30fps上下
▲經歷20次連續壓力測試後的表現衰退走勢相對平緩,大致維持在66%左右的穩定度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去年以搭載Snapdragon 8 Gen 3的參考設計手機進行壓力測試,機身會產生難以持握的熱度,但在此次採用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的參考設計手機在幾輪性能測試之後,依然維持可接受熱度,亦即單手持握不致於燙手的情況,顯示此次運算平台的安全溫度控制在較低範圍,但依然能對應更高性能輸出表現。

▲以AnTuTu V10.2.1測試結果呈現的整體性能表現數據
▲整體溫度約提升19度,算是可在接受範圍

至於在與採用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Core Ultra 7 256V,以及AMD的Ryzen AI 9 HX370應用筆電進行異種對比結果中,採用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的參考設計手機在單核心性能明顯領先,主要在於本身在第二代自主架構Oryon CPU採用運作時脈更高的主核設計,而在多核心性能比較依然是由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以12組核心設計較為有利。

而無論是Core Ultra 7 256V或Ryzen AI 9 HX370,都會在以電池平衡模式下以節電狀態運作,因此也使整體性能大幅降低,但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或Snapdragon 8 Elite幾乎都不受是否插電影響,均可維持幾乎一致的性能輸出。

▲與採用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Core Ultra 7 256V,以及AMD的Ryzen AI 9 HX370應用筆電進行異種對比
▲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在單核心性能較具優勢,但多核心性能則是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以12組核心設計較為有利
▲採用Snapdragon 8 Elite運算平台的參考設計手機實際測試結果,在是否額外連接螢幕顯示輸出情況下,其實不會有太大影響
Tags: AMDIntelLunar LakeQualcommSnapdragonSnapdragon Tech SummitSnapdragon Tech Summit 2024
ShareTweetShare
楊又肇 (Mash Yang)

楊又肇 (Mash Yang)

mashdigi.com網站創辦人兼主筆,同時也是科技新聞業學習者。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翻譯 (Translate)

  • 熱門
  • 留言
  • 最新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訪談/Sony定調全新旗艦手機的Xperia 5,究竟是否歸類「Compact」定位?

2019-09-07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Raspberry Pi基金會宣布推出Raspberry Pi 5開發板,顯示供應鏈問題已經獲得改善

2023-09-28
Raspberry Pi推出以45美元起跳的Raspberry Pi Compute Module 5開發模組

Raspberry Pi推出以45美元起跳的Raspberry Pi Compute Module 5開發模組

2024-11-27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Google從明年5月起將讓非AMP格式網頁也能優先納入行動搜尋結果

2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Ubuntu母公司確認計畫上市募股 但仍未有具體時程表

1

索尼互動娛樂證實PlayStation 5僅向下相容絕大多數的PlayStation 4平台遊戲

0
Dyson PencilVac Fluffycones鉛筆吸塵器在台推出,採與吹風機相同徑身寬幅設計、更方便使用

Dyson PencilVac Fluffycones鉛筆吸塵器在台推出,採與吹風機相同徑身寬幅設計、更方便使用

2025-10-01
經濟部推動「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打造智慧車電跨域合作平台

經濟部推動「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打造智慧車電跨域合作平台

2025-10-01
OpenAI推出「Sora」短影片平台,號稱AI版TikTok

OpenAI推出「Sora」短影片平台,號稱AI版TikTok

2025-10-01
mashdigi-科技、新品、趣聞、趨勢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追蹤我們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關於 mashdigi.com
  • 投放廣告
  • 聯繫 mashdigi.com

Copyright © 2017 mashdig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