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拉回40年前的1985年10月17日,Intel在當時發表其首款真正的32位元處理器80386 (i386)。這款處理器不僅是日後統治個人電腦產業數十年「x86」架構 (或是IA-32指令集)的起源,其生產週期更史無前例地延續超過20年,更被公認為Intel史上最重要,同時也最成功的產品。
不過,40年後的今天 (2025年10月),回顧這段輝煌歷史,卻顯得有些諷刺。
目前Intel正處於公司史上最嚴峻的營運危機,不僅先前被寄予厚望、回鍋救火的Pat Gelsinger黯然二度去職,Intel當前更必須仰賴美國政府的大力金援、甚至接受昔日夥伴NVIDIA的投資才能維持運作。這款40年前奠定霸權的晶片,其核心設計者之一的傳奇,最終未能在40年後被再次複製。
1985年的豪賭:以「備胎」形式擊敗iAPX 432
1980年代初期,Intel面臨巨大壓力。內部,其寄予厚望的全新32位元架構iAPX 432因過度複雜、效能不彰且不相容舊軟體,進而宣告失敗。而在外部,Motorola當時推出的68000系列處理器正憑藉其32位元處理能力,在蘋果麥金塔 (Macintosh)等新世代電腦上大放異彩,而當時IBM要求的「多方供應商」策略,也導致Intel藉由授權x86架構給予AMD等廠商,導致影響既有80286處理器市場。
在此背景下,原先僅被視為「備胎」計畫的80386被迅速推上火線。其核心理念與iAPX 432完全相反,以80286處理器基礎進行務實的32位元架構擴展,而當時主導這個計畫,並且擔任386處理器的兩大核心架構師之一,正是一位當時年僅20多歲的年輕工程師Pat Gelsinger。
Pat Gelsinger團隊的關鍵貢獻,在於抓住了PC市場的核心:效能與相容性缺一不可。386處理器不僅將定址空間一舉擴展至4GB,更透過「保護模式」(Protected Mode)、「虛擬8086模式」與「硬體分頁」 (Paging) 功能,奠定了現代作業系統多工處理 (multitasking) 與虛擬記憶體的硬體基礎。
市場轉捩:Compaq協助386處理器反超IBM霸權
然而386處理器初期良率不佳,導致Intel在1986財年迎來首度虧損,當時的PC霸主IBM也拒絕採用。
不過,當時的Compaq (康柏電腦)則是抓住此機遇,並且於1986年9月推出全球首款386處理器電腦「Deskpro 386」,此舉是PC史上首次由非IBM公司主導硬體規格革新。而當IBM於1987年才推出自家PS/2時,PC市場早已被Compaq佔據。
386處理器在當時的強大架構也催生了軟體生態系,包含微軟的Windows/386首次實現了在圖形介面下同時運行多個DOS程式,而Linus Torvalds開發Linux核心時,也明確選擇「僅支援386-AT硬體」,因為386的架構才使其能打造出真正的類Unix系統。
40年回望:Pat Gelsinger回歸失敗,Intel困局加劇
40年前,Pat Gelsinger參與設計的386處理器,是一場以務實架構戰勝內部錯誤路線 (iAPX 432),並且擊敗外部競爭者Motorola的成功勝利。
但諷刺的是,當Pat Gelsinger於2021年頂著「386架構師」光環重返Intel擔任執行長時,其所承諾的「IDM 2.0」與「五年推進四個製程節點」的宏大計畫,顯然並未如預期般順利。
後續由於內部因素與轉型壓力,Pat Gelsinger最終二度離開Intel,結束了原本備受期待的「救援任務」。
Pat Gelsinger的離去,無疑讓市場對於Intel的後續發展感到極度擔憂。這家昔日的半導體霸主,如今面臨的局面顯然已非獨力可控,當前必須仰賴美國政府的晶片法案資助才能推進其先進製程的晶圓廠建設,甚至可能必須接受來自AI巨頭、同時也是其潛在競爭對手NVIDIA的投資,才能維持公司的正常營運。
若傳聞屬實,這無疑是x86架構在AI浪潮下,對GPU/NPU架構的一次重大讓步,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的財務數字。
產品延宕:Panther Lake成年底最後希望
在營運與財務陷入困局的同時,Intel在產品路線圖上也顯得步履蹣跚。
Pat Gelsinger時期所規劃的製程藍圖,其進度顯然不如預期。尤其被市場視為反攻Arm架構 (特別是Apple Silicon與Qualcomm) 的代號「Panther Lake」新款筆電處理器,也已確認必須推遲到今年年底才會正式推出。
這項延遲不僅打亂了PC供應鏈的佈局,也讓外界對Intel 18A製程節點的量產能力,打上了巨大的問號。
40年前,Intel 386搭配Windows 3.0,定義了PC產業的黃金三十年。40年後,Intel卻可能需要靠著NVIDIA的注資與美國政府的補貼,試圖在AI時代守住 x86的最後陣地,因此也讓386處理器的40週年紀念,在此刻顯得格外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