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日前公布2023財年第二季財報結果,顯示營收達8.4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同時前半年營收也比去年同期增加7%,但仍形成3.97億美元虧損,雖然WeWork說明虧損情況有所改善,但從目前公司虧損累積約150億美元,甚至公司更在財報中表明未來能否繼續經營,將取決未來12個月內是否能順利提高資金流動與獲利能力。
而在公布財報當天,WeWork股價便下滑高達38.56%,同時也讓WeWork市值再次縮減,從過往一度上攀470億美元規模,目前WeWork市值縮減僅剩2.75億美元,而從2021年掛牌上市以來的股價已經下跌99%,甚至紐約證券交易所更在今年4月發出退市警告,因為WeWork股價曾在連續30天交易日出現低於1美元情況,顯示市場對其發展完全不看好。
這個由Adam Neumann與Miguel McKelvey在2010年共同創立,並且藉由選定合適辦公大樓重新裝潢包裝,藉此吸引諸多新創、公司進駐的共享辦公室服務,曾被市場看好其後續發展,甚至在全球39個國家地區設置據點,建立近800個共享辦公室,在台灣台北信義區也設置共享辦公室,前後更獲得大量融資,其中包含由Softbank於2019年以160億美元價格收購其多數股權,更使得WeWork發展如魚得水。
不過,隨著第一次申請公開募股上市失利,WeWork顯然就開始走向下滑局面,雖然在2021年透過SPAC形式與BowX Acquisition Corp合併上市,但仍未能讓WeWork後續發展有所改善,加上當時疫情不確定性也讓許多公司、企業轉向遠距工作,因此對於辦公室租賃投資比重新調整,更讓WeWork面臨更大挑戰,即便如今有越來越多公司呼籲員工重返辦公室工作,仍對WeWork業務發展沒有實質幫助。
在今年執行長Sandeep Mathrani宣布離職之後,市場對於WeWork後續發展更不看好,因此也讓WeWork呈現病入膏肓情況。從目前WeWork發展狀況來看,虧損已經成為公司常態,在無法扭轉業務頹靡狀況,或是取得額外投資機會的話,勢必將會走上倒閉局面。